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观念与思想之间

在观念与思想之间

  • 字数: 3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桓占伟 著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046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7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学界多以“礼”为春秋时期的核心观念;孔子以“仁”代“礼”,“仁”又被视为春秋后期的核心社会观念,“义”在春秋观念目前的地位却被忽视了。《在观念与思想之间(论先秦义范畴之生成)》作者桓占伟通过研究发现,“义”才是春秋时期最重要的社会观念,它具有统领性、共识性和普遍性三大属性,对其他伦理观念具有强大的统摄作用。以往对“义”的认识,需要重新审视。本书的这一发现,对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的伦理体系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桓占伟,一九七四年生,河南许昌人。一九九三年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二〇一〇年师从李振宏先生攻读先秦思想史,二〇一四年博士毕业。现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中国史研究》《文史哲》《清华大学学报》《齐鲁学刊》《史学月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本书旨趣
第一章 从祭祀程序到政治准则——殷周时期义观念生成的历史考察
一 商代义观念的萌芽
二 西周义观念的生成
三 义的观念化及其属性
小结
第二章 义以出礼义以生利允义明德——春秋时期义观念统领地位之确立
一 义对礼、利、德的统摄
二 义:社会行为的价值尺度
三 义观念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价值表现
四 春秋义观念凸显的历史原因
小结
第三章 夫子之道“义”以贯之——“义”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一 孔子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二 “孔子义思想”说之成立
三 孔子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四 义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位置
小结
第四章 观念社会化的神秘力量——义观念在战国时期的下移及其社会组织作用
一 义观念下移的社会表现
二 战国义观念下移的历史原因
三 义观念下移的历史影响
小结
第五章 百家争鸣中的共鸣——战国时期义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一 诸子对传统义思想的继承
二 诸子义思想之分化
三 诸子义思想共鸣的历史启示
小结
第六章 从未思之物到致思之花——先秦义范畴生成的理论考察
一 义观念: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
二 义思想: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
三 义观念与义思想:未思之物与致思之花
四 先秦义范畴的生成
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