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如何修证佛法

如何修证佛法

  • 字数: 31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作者: 南怀瑾 讲述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商品条码: 978750608998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重要著述之一,他结合自身修持经验,对实际学佛修证的步骤,有精辟的讲解和具体的指引。
内容简介
《如何修证佛法》是南怀瑾先生一九七八年春台北“显密圆通修证”讲座的记录整理。针对今人学佛普遍存在的不重修证、倒果为因的问题,先生以“见”(见地)、“修”(修证)、“行”(行愿)为纲要,以《楞严经》《法华经》《增一阿含经》《华严经》《瑜伽师地论》《现观庄严论》《宗镜录》《指月录》等佛典为资料,结合自身经验,以经证经,重重举例引证,对学佛的修持方法做了较为详细的解说,并特别强调见地、修证、行愿三位一体,密不可分。他更进一步提出,在这方面,佛法和外道,世法与出世法都一样,佛家、儒家、道家皆同此理。
先生将学佛修为视作一件非常严肃、严重的事情,特别强调实证,他本人就是这样做的,他以过来人的宝贵经验谈佛法修持,不仅是为学佛者的修行指点迷津,实际上也是在谈如何做人。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
目录
十版前言
九版说明
编辑说明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第十五讲
第十六讲
第十七讲
第十八讲
第十九讲
第二十讲
第二十一讲
第二十二讲
第二十三讲
第二十四讲
第二十五讲
第二十六讲
第二十七讲
第二十八讲
附录一:见思惑与三界九地、断惑证真之关联
附录二:三界天人表
摘要
    圆悟勤家世儒宗,读四书五经,以孔孟为教,世间的学问研究得很好。据传记上说,他“日记千言”,记忆力之强如此。小时候有一天到了一个庙子去玩,庙里有佛经,他拿起一本佛经看,就傻了,当时,“三复怅然,如获旧物”。第一次看佛经,就自然被吸引住了;再看,舍不得马上丢,看了一段,又回转来看,如此三次。读完了佛经以后,很难过,好像掉了东西一样,非常惆怅。便想,我过去前生一定是个和尚,便要求家庭准许他出家了。
     研究高僧传记,发现其中十分之六七,都是儒家的家世,开始接近是中国传统的观念,反对佛教,结果成就的,都是这一类的人。这也是个话头,是个大话头,自己去研究。
     圆悟勤出家以后,就跟着一个法师学教理,以他的天资,佛学的道理通透极了。这时,有个机会来了,他生一场大病,病得快死了。据后来他成道得法后,上堂说法所讲的情形是:我那时候的确死了,只觉得前路是黑茫茫的。总算给他一挣,我不能死,还没有成道,给他又蹦回来了。
     这里头是个问题,是不是人死了以后,有这个勇气可以蹦回来?如果拿唯识学来研究,圆悟勤不一定足真死了。比方说抗战时军中有位朋友,被炮弹打死了,后来又回生。事后说,死是很痛快的,子弹打过身上冰得无法形容,非常痛苦,痛苦以后,感觉非常舒服,那种舒服只有一刹那,一感觉舒服就完了,死过去了。刚死的时候,先是什么都不知道,茫茫然,空空洞洞的,的确是中国人形容的“黄泉路上”,灰灰黄黄的一片。以后怎么活过来也不知道,只感觉自己好像在跳板上一样,就是那么一翻,就回来了。这不是全死,阿赖耶识还没有离开,这一种现象在中国《礼记》上称作假死。
     圆悟勤禅师所讲的死究竟如何,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学佛修道是科学的,不是随便讲,该怎么信就怎么信,并不是不信,而是对自己修道应该负责,不能盲目地自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