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中国烟草的世界
装帧: 平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日)川床邦夫 著;张静 译
出版日期: 2011-02-01
商品条码: 9787100075091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
¥30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嚼火寒能却,长吁意似酣。良霄人寂寞,借尔助高谈。”于中国人而言,烟草虽是.“舶来货”,却深入于每日的寻常生活。烤烟、晒烟、香料烟,其品类丰富繁多;水烟、鼻烟、莫合烟,其享用花样百出;南洋、朝鲜、俄罗斯,其传播迂回漫长。本书将经由“烟草”这一独特视角,展现中国世俗社会的一个切面,管窥中国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是由哥伦布的水手们从美洲引进的,来到中国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物质和精神结合的世界,其影响涉及各个方面。作者从这一独特的植物在中国的传播出发,让我们看到中国近代前的一个侧面。于中国人而言,虽是“舶来之物”,却深入于每日的寻常生活。烤烟、晒烟、香料烟,其品类丰富繁多;水烟、鼻烟、莫合烟,其享用花样百出;南阳、朝鲜、俄罗斯,其传播迂回漫长。该书均一一列举细说。
作者简介
川床邦夫,国外知名学者,1943年生,农学博士,日本专享的烟草公司“日本株式会社”主任研究员,有很多海外工作及研究经验,并有多种著述。
目录
序:烟草概述
第一章中国人与烟
一、中国起源说
二、中国皇帝与烟
三、近代的嗜烟名人
四、与“烟草”有关的谚语
五、与“烟草”有关的民间传说
六、与“烟”有关的诗
七、少数民族与烟
八、烟草的别名
九、吸烟与敬烟礼节
第二章中国烟草史
一、烟草传入中国的时间及路线
二、明末清初的状况
三、外国资本的入侵
四、民族资本的反抗
五、中国的烟草政策
六、台湾的烟草
第三章丰富多彩的中国烟草
一、烟叶
二、中日共有的烟草制品
三、水烟
四、鼻烟
五、莫合烟
六、嚼烟
原书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康熙 清圣祖康熙(1662—1722年在位)不吸烟,也不喜欢别人抽烟。但是他对鼻烟及鼻烟壶很感兴趣,极大地促进了鼻烟壶艺术的发展。 徐珂在《清稗类钞》一书中这样写道:“圣祖不饮酒,尤恶吃烟。溧阳史文靖、海宁陈文简两公,酷嗜淡巴菰,不能释手。圣祖南巡,驻跸德州,闻二人之嗜也,特赐水晶烟管以讽之。偶呼吸,火焰上升,爆及唇际,二公惧而不敢用。遂传旨禁天下吃烟。”(大意是:康熙皇帝从不饮酒,也厌恶抽烟。然而在他周围的大臣中,如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陈元龙及吏部尚书史贻直却嗜烟如命,成天烟袋不离手。康熙打算让两人把烟戒掉。一次,康熙去江南巡视,史、陈两人随行,行到山东德州暂住,康熙当面赏赐两人各一支水晶杆的烟管,并让他俩当众抽吸。两人不知康熙的真正用意,还有些受宠若惊,马上点烟抽起来。谁知刚一用力吸,隔着透明的烟杆清楚地看到了火星顺烟杆直往上冒,噼啪作响,烧掉了胡须,嘴唇也燎起了泡。史、陈二人到这时才明白康熙的真正用意,并从此戒了烟。此后,康熙下禁烟令。) 李调元《淡墨录》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康熙到德州,传旨:朕生平不好酒,最可恶是用烟。每见诸臣私在巡抚帐房中吃烟,真可厌恶。不惟朕不用,列圣俱不用也。故朕厌恶吃烟者。” 另一方面,康熙皇帝对鼻烟和鼻烟壶有着独特的喜好。他是个很重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皇帝,对来自欧洲的传教士十分重用,并委他们在宫中任职。康熙帝学会吸闻鼻烟很可能同这种交往有关。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第一次南巡到南京时,接见了欧洲传教土。对方送他礼物时,他婉言谢绝了其他礼品,唯独留下了鼻烟。康熙帝还非常喜爱产自法国的珐琅器皿,并通过传教士邀请法国珐琅匠师来宫廷造办处传授技艺,生产画珐琅鼻烟壶。 康熙年间,宫廷造办处的规模日益扩大,其下设玉作坊、珐琅作坊、牙作坊、漆作坊、玻璃作坊等14个作坊。这些都是制作皇室御用品的综合手工艺作坊,也是皇室鼻烟壶的制作基地。臣下和外国使节们经常将鼻烟和鼻烟壶进贡给康熙皇帝,康熙帝则将御制鼻烟壶赏赐给心腹大臣和外国使节。可以说中国鼻烟壶艺术的发展与康熙皇帝对鼻烟壶的热爱有着极大的关系。 雍正 继康熙皇帝之后的清世宗雍正帝(1723—1735年在位)也是一位不吸烟的帝王,但是他传承了先父康熙帝对鼻烟和鼻烟壶的热爱。 雍正八年的文书中有雍正帝命令臣下调配鼻烟的记录。另外他对鼻烟壶也相当有造诣,曾下旨为其烧制鼻烟壶,并亲定式样。 雍正帝对黑有独钟。那个时期的鼻烟壶多用黑釉做底,或用黑色勾勒,落款也多用黑釉,艺术风格十分独特。 为了进一步提高鼻烟壶的制作工艺,雍正帝不惜耗费重金。例如,1730年(雍正八年),画珐琅《飞鸣食宿雁》鼻烟壶制好了,雍正帝爱不释手,随即赏赐画稿人谭荣、烧制者邓八格每人白银20两,赏其他制造人员每人白银10两或5两不等,一次赏银竟达130多两。 然而,陈琮《烟草谱》一书记载1727年有一道上谕:“至于烟叶一种,于人生日用毫无裨益,而种植必择肥饶善地,尤为妨农之甚者也。惟在良有司谆切劝谕,俾小民豁然醒悟。”(大意:烟叶这东西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毫无裨益,种烟又必须选择肥饶的良田,这样对农业就更为不利。要做好百姓的工作,告诉他们只有种植粮食才是事关身命的大事。) 可以看出,雍正皇帝在多方面考察种烟之后,担心种烟会影响粮食作物的生产。 乾隆 清高宗乾隆帝在位长达60年(1736—1795),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长寿皇帝。乾隆继承了康熙与雍正对鼻烟壶的热爱,促进了鼻烟壶艺术的发展。 清代末期李伯元的《南亭笔记》一书中记载了这位皇帝对烟的嗜好:“北京达官嗜淡巴菰者十而八九,乾隆嗜此尤酷,至于寝馈不离。后无故患咳,太医日:‘是病在肺,遘厉者淡巴菰也。’诏内侍不复进,未几病良已。遂痛恶之。戒臣僚勿食,著为训。”(大意:北京的达官贵人十之八九嗜烟。乾隆皇帝则是个超一流的嗜烟者,连吃饭、睡觉时都烟不离口。后来,乾隆无缘无故地咳嗽,太医诊断说:是肺生了病,原因是烟抽多了。乾隆得知病因之后,于是命令内侍从此不再安排他抽烟。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咳嗽也就不治而愈了。于是他不再喜欢吸烟,并告诫臣下引以为戒。) 然而其他史料中并未发现类似记载。李伯元生活的年代与乾隆时代相距100年,我们无从考证这个记载的出处。 乾隆帝继位后,朝廷大臣之间就种烟吸烟问题展开过激烈辩论。1743年(乾隆八年)讨论种烟问题时,乾隆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最终他不得不承认种烟和吸烟业已兴盛的既成事实,采取较为折中的禁烟措施——“占用耕地种烟,向来有例禁。惟城堡内闲隙之地可以听其种植,城外畸零菜圃愿分种者也可不受禁例,其野外山隰土田,阡陌相连,一概不准种烟。”(大意:向来全面禁止在肥沃的田地里种植烟草。除城内隙地与城外近城畸零菜圃地外,野外阡陌相连大片田土处,一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