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东雍解物理学中的佛法智慧

东雍解物理学中的佛法智慧

  • 字数: 181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作者: 东雍 著
  • 出版日期: 2017-03-01
  • 商品条码: 9787553107363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171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以物理学的发展史为线索,从物理科学的视角,清晰地展示出自然界的基本运行规律、科学文明发展史中关键人物的介绍,以及重大规律的揭示和思辨过程,并提炼上升到思想层面,例如对权威人物和权威观点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对诸如“虹身成就”、“因果规律”、“空性”、“时间的本质”、“时空穿越”、“唯心所现”、“灵魂”以及现世中存在的一系列现象及说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提出了启发性的思考,值得深入阅读。
内容简介
东雍著的《东雍解物理学中的佛法智慧》从科学的角度,以物理学的发展史为线索,清晰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基本运行规律,进而上升到思想层面,对诸如“因果规律”“空性”“时间的本质”“时空穿越”“唯心所现”等,以及现实中存在的一系列现象和说法,提出了启发性的思考,有的是显而易见的,有的是留待世人继续思考和探索的。本书的宗旨不是为了让读者像物理学系学生一样精通物理学的各个分支,而是为了从这些物理事件和基础知识中学习物理学的核心思想。讲物理的目的是为了提炼它的价值及其具有启发性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既是科学的思想,也是哲学的思想。该书稿已提交四川省民族宗教委员会进行审读,无违背党和国家宗教政策和法规的内容。
作者简介
东雍,本名张立波,1964年生于吉林省农安县。1986年吉林大学物理系本科学毕业,1989年北京大学物理系粒子物理专业硕士毕业。少年时即因兴趣所致而关注宇宙物理学的研究与发展,本科及硕士亦均选择了基础物理科学的深入学习,大学毕业后至今仍持续关注并思考物理前沿科学的发展动态及其所蕴含的思想真谛。目前工作主要从事互联网+相关领域及行业,以及投融资相关工作。早年接触佛教典籍并开始有计划的解读,其对经典的解读表现出治学严谨、逻辑缜密、思维立体的特点。已出版的著作有《日出日落》(巴蜀书社出版)。
目录
序言——物理科学对于佛法修证的启示
前言
楔子:“哲学”的演化
上篇经其物理学
第一章经典力学
一、古希腊对物理学的贡献
二、中国古代的力学成就
三、伽利略的运动理论以及宗教启示
四、牛顿与经典力学
第二章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
一、热质说
二、热质说受到挑战
三、热的本质
四、热力学定律在现世中的显现
五、布朗运动
第三章电磁场理论的建立
一、天电和地电统一
二、电和磁统一
三、物理学目前第三次大综合:光、电、磁统
四、电磁波的光谱范围
第四章光学发展史
一、概述
二、光学早期的发展
三、光的波动现象的发现与波动说的兴起
四、牛顿对光学的贡献
五、光的波动说复兴
六、量子光学时期
第五章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三大发现
一、电子的发现
二、X射线的发现
三、天然放射性的发现
中篇现代物理学
起源:两朵乌云的秘密
一、“完美”的经典物理学
二、物理学晴空的“两朵乌云”
第一章相对论的建立
一、以太之谜
二、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
三、广义相对论的建立
第二章量子论建立的历史背景
一、背景
二、黑体辐射及普朗克的烦恼
三、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
四、玻尔原子模型
五、德布罗意与波粒二象性
六、爱因斯坦与玻尔
七、泡利不相容原理
八、爱因斯坦和以色列总统
九、测不准关系及世界唯心所现
十、量子纠缠与灵魂探索
十一、量子力学的哲学意义:对世界本质的再思考
下篇原手物理及宇宙学
第一章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
一、微观粒子的构成及元素周期表
二、“点石成金”
三、衰变、链式反应、原子弹
第二章宇宙学
一、早期的宇宙学说
二、地球
三、宇宙速度
四、太阳系
五、布鲁诺(1548-1600)
六、恒星的演化
七、银河系
八、宇宙
九、暗物质
十、暗能量
十一、平行宇宙
十二、外祖母悖论
十三、虫洞——时空隧道
十四、白洞
十五、负能量
第三章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第四章现代物理学中的难题
第五章物理学的哲学启示
后记
摘要
    楔子:“哲学”的演化
     首先,先讲一下哲学。什么是哲学?这个大家一定要知道。在18世纪以前,所有的科学都在哲学里,叫自然哲学。宗教的很多教派,也都是起源于两千多年前,其实它也是哲学,它对这个世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理论。但也有些哲学思想没有发展得那么壮大,箅不上宗教,只是一个教派。所以,哲学是个大的概念,凡是对自然界(包括对生命)有一些他自己髙度提炼的观点,形成一些学说,都称之为哲学。
     18世纪之前,哲学、科学是不分家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的哲学依然可以理解为囊括科学和宗教两个学科,只不过分工越来越细。后来,从哲学研究的学者中演化出一批人,他们把粗放的原始哲学进行量化,深人研究自然界的各种规律,就称之为科学。但是,依然可以把科学家称之为哲学家,宗教学、宗教人士也可以称之为哲学家、哲学爱好者,我依然认为哲学是个大
     概念。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