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

  • 字数: 21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 作者: (英)查尔斯·达尔文 著
  • 出版日期: 2017-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2713963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改变达尔文一生的航海之旅?探索南半球物种的奥秘?揭示早期殖民国家的发展轨迹?一本持续畅销200余年的不朽经典?任何喜欢大自然的孩子都不可错过的游记科普书?“小达尔文自然科学馆”全套4本,包含:《物种起源?物种神奇进化》《物种起源?大自然的谜题》《物种起源?地质大变迁》《“小猎犬”号科学考察记》让孩子一次读过瘾,知识学透彻!
内容简介
作者根据自己对大自然物种的观察,结合他人的观点,以及家养物种的变化规律等,对物种的起源、进化、分布等问题进行推论,得出有名的“自然选择学说”。接着,他又尝试对变异来源进行推论,并结合实验结果等,对那些向他提出质疑的人进行解释与回答。很后,他又从地质学证据入手,尝试揭开物种分布之谜,更进一步地论证了自己的学说。本套作品从作者本人论述的递进关系入手,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拆分成三本,便于小读者们对全书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与认识。
作者简介
查尔斯?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经乘坐“小猎犬”号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目录
Chapter 1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生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008变异的原因 / 010习性的影响 / 016相关变异 / 017遗传 / 019家养变种的性状 / 024变种与物种的区别难题 / 025家养变种起源于一个或多个物种 / 026各种家鸽的差异及起源 / 032古代所依据的选择原理及其效果 / 045无意识的选择 / 053家养生物的未知起源 / 061人工选择的有利条件 / 062Chapter 2自然状况下的变异物种与变种 / 066变异性 / 068个体间的差异 / 071可疑物种 / 077分布广且分散大的常见物种易发生变异 / 089各地区大属物种比小属物种变异更频繁 / 091大属物种间的关系及分布的局限性 / 094Chapter 3生存斗争生存斗争与自然选择的关系 / 098广义的生存斗争 / 101生物按几何级数增加的趋势 / 103抑制生物生长的因素 / 110生存斗争中动植物间的复杂关系 / 116最激烈的生存斗争 / 125Chapter 4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原则的假设 / 130自然选择 / 133性选择 / 145自然选择作用的实例 / 149个体间的杂交 / 159通过自然选择产生新类型的有利条件 / 167自然选择对产生新物种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 175自然选择所引起的灭绝 / 177性状分歧 / 179自然选择对共同祖先的后代产生的影响 / 185生物体制进化可达到的程度 / 195性状趋同 / 202自然选择会发挥哪些作用 / 205Chapter 5变异法则变异法则 / 210受自然选择控制的器官使用频繁和不使用的效果 / 214适应性变异 / 223与成长有关的变异 / 228生长的补偿与节约 / 235退化结构和低级构造易于变异 / 238发育异常的构造非常容易变异 / 240种级特征比属级特征更易变异 / 245第二性征更容易发生变异 / 248物种变异的近似性 / 252总述 / 263
摘要
    绪论关于《物种起源》“物种起源”曾被我们伟大的哲学家看成极其神秘的问题。1831年,我有幸以博物学者身份,搭乘皇家军舰“小猎犬”号
    旅行。在旅途中,我见到不少令自己震惊的事实,它们都可以为解答物种的起源提供线索。这些事实与生物地理分布、现存物种和古代物种的地质关系息息相关。5年后,我回到祖国。这时,我脑海中已经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我耐心地收集和思考这些相关事实,也许我能从中发现物种起源的奥秘。随后,我开始潜心研究,草拟了一些简短的札记。1844年,我将札记扩充为一篇纲要,以表述我认为确实的结论。从那时到现在,我始终致力于研究这一问题。希望广大读者能够谅解我上述翔实的介绍,因为这些可以证明我在书陈述的结论并不是草率得出的。到了1859年,我的工作即将结束,但是全部完成可能还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由于我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于是在朋友的劝说下,我决定先发表这篇摘要。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华莱士先生
    在对
    马来群岛
    自然史的研究中,得出了与我的观点基本一致的结论。华莱士先生曾寄给我一份有关物种起源的文章,委托我转给

    查尔斯?莱伊尔
    爵士。而莱伊尔爵士又将此文推荐给
    林奈学会
    ,并在该会第三卷会报上发表。莱伊尔爵士与

    胡博士
    都了解我目前所从事研究的内容,胡还曾经读过我1844年所写的纲要。于是,他们两人就建议我从原稿中选取一些提要,与华莱士先生的很好文章一同发表。我现在发表的这个提要,一定有着不完善之处。对于有些观点,我不能给出参考资料与学术证明,但同时我又期望读者对我的论述能够给予一些信任。虽然对于此问题的研究,我尽量做到严密地思考、讨论,但是仍不可避免地会有错误出现。另外,我会使用一些事实来例证我所提出的结论,希望这些实例足以证明问题。以后,我一定会把所有实例、参考文献详细地记录发表,因为没有人比我更能体会这样做的必要性了。我希望在将来的某一著作中能完成这部分内容,因为我确切地意识到,只有充分叙述和比较每一个问题的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论据,才能获得公平的结论,而这是我在此做不到的。很遗憾的是,碍于篇幅有限,在此我不能充分地对那些曾帮助过我的博物学者表达感激之情,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与我并不相识。但借此机会,我一定要对胡博士深表谢意。这15年来,他凭借着大量的知识储备和很好的判断能力,尽其所能地在各个方面给予我帮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