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独白与手势

独白与手势

  • 字数: 220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作者: 潘军 著
  • 出版日期: 2017-02-01
  • 商品条码: 978753965978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22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在潘军著的《独白与手势(白)(精)/潘军小说典藏》中,作者和书中的那个男人一样忍受着持久的心灵磨难,尽管这不是回忆录。也不免生出几分惶恐,好像这种真切的体验会惹出意外的麻烦。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男人三十年的情感心路历程,以及这个人在这三十年里的心灵磨难与煎熬。
内容简介
潘军著的《独白与手势.白(精)/潘军小说典藏》为当代原创长篇小说,系作家潘军独白与手势三部曲的靠前部,呈现了主人公童年到青年时期的人生经历。小说中现实与回忆两条线索穿插呈现,讲述了主人公童年的小镇生活,在知青生活中萌生的美好初恋以及与结发妻子李佳十年的婚姻经历。小说采取图文融合的形式讲述故事,图画构成了小说叙事的另一个层面,对小说的创作形式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作者简介
潘军,男,1957年11月28日生于安徽怀宁,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当代有名作家、剧作家、影视导演,闲时习画,现居北京。主要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日晕》、《风》、《独白与手势》(《白》《蓝》《红》三部曲)、《死刑报告》以及《潘军小说文本》(六卷)、《潘军作品》(三卷)、《潘军文集》(十卷)等。作品曾多次获奖,并被译介为多种文字。话剧作品有:《地下》、《合同婚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哈尔滨话剧院、美国华盛顿特区黄河话剧团复演,并被翻译成意大利文于米兰靠前戏剧节公演)、《霸王歌行》(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多部作品先后赴日本、韩国、俄罗斯、埃及、以色列等国演出,多次获得奖项。自编自导的长篇电视剧存《五号特工组》《海狼行动》《惊天阴谋》《粉墨》《虎口拔牙》等。
目录
新版自序
石镇:1967年10月
水市:1974年12月
梅岭:1975年2月
水市:1975年10月
梅岭:1976年10月
梅岭:1976年10月
石镇:1977年7月
犁城:1979年10月
犁城:1981年12月
水市:1982年9月
石镇:1982年11月
水市:1982年12月
犁城:1984年11月
犁城:1986年3月
水市:1987年1月
犁城:1987年7月
犁城:1988年4月
犁城:1988年12月
附录一 《独白于手势·白》初版后记
附录二 《独自与手势》修订本自序
附录三 视觉叙事的魅力
摘要
    倦鸟总归要落到一棵树上。也在这时,我开始清算自己的过去。梳理记忆是一件复杂而不容易的事,我深知这一点,也多次遭受失败。我一直在寻找故事的起点,这与很早成型的记忆不是一回事。
    历目前的石镇与水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发脉于青云山的琴河主体落在石镇,并由此于清末时期形成了一个码头。沿琴河东去六十公里即入长江,小巧古拙的水市便坐落在江的北岸。此刻,我已站在三岔路口。我的前方十八公里处就是水市,但我需要右拐上路。这路的尽头是我的故乡石镇。我在路边做了小解,又点上了。一个路边加油站的姑娘在向我招手,希望我能做她一笔生意。我走过去,我说我不需要加油。因为抽烟,我没有进去。我同她隔着窗户说话。她问我是哪里人。我说石镇。她摇摇头,说石镇的司机她都认识,她猜我大概是外地来的采购员。我就用石镇的方言同她交谈,这回她似乎是相信了。接着她就对我道出了一件事:你晓得么,县政府要搬迁了,新县城不再落在石镇。
    政府的搬迁我毫无兴趣,我担心的是,这一举措会改变石镇的某些方面。对于像我这样有怀旧倾向的人,难以忍受的是在故乡的土地上寻不见昔日的踪迹。而且我畏惧“搬迁”这个词语。
    车继续西行。在这以后几十分钟的驾驶中,我的心情逐渐变得恶劣。不久,车到了琴河大桥,感觉突然向右倾斜了。我停住车,果然是坏了一个轮胎。那时候已是凌晨四点,桥上没有一个人。我烦躁地换着轮胎,听着很远的地方传来的鸡鸣。汛期已过,琴河却还在涨水,微弱的天光下河流是黝黯的,像犁过的土。河水沉吟着自桥下通过,东方也露出了一线浅白。后来,我又看见了一只大鸟的身影,它仿佛是在追逐这条河。我的故事便在这一时刻找到了开头。
    ——1997年10月8日
    雨是在傍晚时下起的。
    少年那时还沉浸在白天的兴奋中。他看见了飞机五次自头顶上掠过,他也抢到了一大包传单。虽然他看不懂这个号外,但他很好热情地把它们分发给街上的大人。这件事让他得意扬扬,他感到自己长大了,很了不起。然后他去了人民饭店,向一个戴眼镜的瘸子要了一张蜡纸和一块钢板、一支铁笔。我要把传单刻出来、印出来,他说,发给我的同学。瘸子是少年的语文老师,姓马,河北人,他能讲标准的普通话而且嗓门洪亮。少年也是马老师很为钟爱的学生,如果不是这个孩子的父亲是右派,他会让孩子当班长。他从不怀疑自己的眼力。在革命没有到来的那几年,少年时常去老师的宿舍,听他拉手风琴,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样的外国歌。有一回,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面小圆镜,让少年看背面的一个女人。她漂亮吗?老师问道。少年点点头,问:是你老婆?老师笑而不答,又拉起了手风琴。现在革命来了,马老师由四(1)班的班主任成为石镇A派的宣传委员,背着手风琴住进了人民饭店。他多才多艺,凡是来自中央的精神,都是由他亲自播音。他还会用嘴模仿戒严的警报。(P6-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