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物联网金融制度变迁研究

物联网金融制度变迁研究

  • 字数: 5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作者: 阙方平,朱新蓉 主
  • 出版日期: 2017-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4989024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483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物联网金融制度变迁研究》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物联网金融制度变迁研究》基于近年来新兴科技特别是物联网在金融领域的运用,产生了大量新趋势、新特点、新问题,《物联网金融制度变迁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很多原创性理论和假说,也广泛吸收了业内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由于物联网金融属于新生事物,其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物联网金融制度变迁研究》对物联网金融做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简介
阙方平,男,1963年11月出生,经济学(金融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经济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客座教授,湖北省人大财经委员会咨询专家库专家。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票据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人文重点研究基地——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先后从事金融政策研究、货币信贷管理、金融监管等工作。现任湖北银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一级刊物发表论文近200篇;有20篇论文被《经济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保险》转载;有2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国金融学会二等奖和三等奖,1项成果获得中国银监会第二届青年论坛很好论文二等奖,2项成果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很好成果省级论文类三等奖。在中国金融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有问题银行处置制度安排研究》《中国票据市场制度变迁》《中国金融生态制度变迁研究》《中国科技金融创新与政策研究》等12部学术专著。
朱新蓉,女,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届湖北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金融学博士生导师组组长,兼任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金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获得湖北省很好科研成果奖、湖北省很好教学成果奖、湖北发展研究奖。
目录
导论
第一章物联网及其路径依赖与变迁
第一节物联网的产生及基本框架
第二节物联网发展的路径依赖因素
第三节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第二章物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物联网金融的概念、特点及主要模式
第二节金融信息化:催生物联网金融的关键因素
第三节物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帕累托改进”
第三章物联网金融制度变迁原理
第一节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第二节物联网金融产生制度与技术条件
第三节物联网金融的制度变迁
第四章物联网金融与金融功能制度变迁
第一节货币物流管理功能变迁
第二节支付结算功能变迁
第三节资源配置功能变迁
第四节激励功能变迁
第五节融资功能变迁
第五章物联网金融与金融市场制度变迁
第一节金融市场交易成本变迁
第二节金融市场交易信息变迁:实现“完备信息状态”
第三节金融市场交易价格变迁:促进均衡价格形成
第四节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变迁:打破市场竞争格局
第五节金融市场效率变迁:拓展金融生产可能性边界
第六章物联网金融与金融经营管理制度变迁
第一节金融组织形式制度变迁
第二节金融业务流程制度变迁
第三节产品定价管理制度变迁
第四节信息科技管理制度变迁
第五节金融服务模式制度变迁
第六节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变迁
第七节资本管理制度变迁
第七章物联网金融与金融创新制度变迁
第一节物联网金融创新动力机制变迁
第二节物联网金融创新领域及主要特点
第三节物联网金融创新形态——智慧金融
第八章物联网金融与金融风险防控制度变迁
第一节物联网金融模式的金融风险新特征
第二节物联网金融模式的金融风险防控“升级版”
第三节物联网对社会信用体系重构的重大意义
第九章物联网金融与金融监管制度变迁
第一节监管目标变迁
第二节监管技术变迁
第三节监管手段变迁
第四节监管重心变迁
第十章物联网金融的远景展望:共享金融
第一节物联网金融与共享金融
第二节共享金融的特征
第三节共享金融未来的主要业务形态
第四节共享金融的交易平台
第五节共享金融的十大效应
参考文献
后记
摘要
    武汉金融超市也是全国少有将公益性服务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创新示范金融超市,以实体平台服务与虚拟网络服务相结合,普惠制服务与个性化定制服务相结合,企业融资需求服务与品质提升服务相结合,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为武汉市中小企业提供多方面、立体式、专业化、个性化的效率融资服务。它的成立标志武汉市金融服务创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武汉金融超市引进包括银行分支机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创投公司、风投公司、产权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券商分支机构、信用评级机构、财务顾问公司等金融机构及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并鼓励引导各类融资服务机构开展信用贷款等融资创新业务。吸纳现有政府中小企业融资网站资源,引入新型网络导购、自助发布、业务跟踪与客户管理系统,搭建“武汉金融超市网站”,通过打造武汉金融超市的实体展示与对接平台,力求为武汉市中小企业创造一种全新的融资体验,开启武汉市中小企业“效率融资新生活”。
    七、金融规则的颠覆重构
    共享经济颠覆性地影响传统商业模式,通过“自由人”的联合,共享经济给了供求双方更自由的选择,也自下而上推动着金融规则发生巨大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长尾理论”取代“二八定律”
    传统金融业信奉“二八定律”,即20%的大客户占有80%的金融需求量、创造80%的金融业利润,这使得金融服务具有集中化、高端化、精英化倾向。但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具有的公开透明性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服务成本,改进服务效率,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使边远地区、小微企业和社会低收入群体也能享受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而形成庞大的“长尾市场”。也就是说,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扩张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的“头部”,而是那条微不足道、经常为人遗忘的“长尾”。例如,目前我国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已覆盖2.44亿和2.41亿的用户。再如,“余额宝”等互联网基金理财产品1元起售即可迅速积聚大量客户,抢走1%的银行储蓄存款4000亿元。又如,P2P和众筹融资等使得原本被忽视的大量小微企业也能获得贷款。渠道的多元化将促成“长尾理论”取代“二八定律”,对于推动金融体系的扩大化、平民化和人性化,实现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意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