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作者: 刘兴诗 著
  • 出版日期: 2017-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60588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1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 名家新作:著名作家刘兴诗原创新作首次出版。
作者刘兴诗专业、严谨,曾多次荣获国家大奖,是受孩子喜爱的科普作家。“刘兴诗爷爷讲述”系列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刘兴诗的作品已经成为专业性、可读性、高品质的保证。
· 体例清晰:按朝代划分,帮孩子构建完整史观。
全书重点讲述历史朝代的更迭,分析其内在原因。全书用近200个小专题,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抽出一条朝代主线,撷取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历史片段和历史人物,使孩子能清晰地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面貌。
书中配有“链接”小单元,可以丰富课外知识,开阔视野。每个朝代末配有朝代帝王年表,可让读者参考索引。
· 通俗趣味: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读懂历史。
全书运用人物加故事的写法,将历史人物写得立体丰满,将历史事件描绘得有声有色。这些故事生动鲜活,极具可读性,且篇幅短小,让孩子能轻松读懂历史,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
· 读史明智:多元化视角叙述,增强思辨精神,为孩子丰富人生底色。
本书采用多元化的历史视角,全方位展现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一改教科书中脸谱化的历史定位,能使孩子从历史阅读中学会独立判断,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思辨精神。这种多元视角,有利于鼓励个人观点的形成,带给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智慧。
· 全彩插图:全书配有200多张手绘图片,有助于增加孩子的想象力,为他们展现浩瀚壮阔的历史画面。
内容简介
刘兴诗著的《中国历史故事(共7册)》用浅白晓畅、略带幽默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故事,讲述了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朝代更迭,以及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历史片段和历史人物,完整展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脉络,能使小读者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全局,给他们传达正确的历史常识和历史观。
作者简介
刘兴诗,有名科普作家、地质学教授、史前考古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协荣誉理事。出生于1931年5月8日,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校任教,被列入“北大人物”之“北大文坛”小说家行列。至今,在境内外出版图书270多本,其中包括《美洲来的哥伦布》《星孩子》《小河里的老妖精》等。获奖147次,其中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被有关机构评选为“孩子们最喜欢的科普作家”。
目录
《先秦王朝》
前言
朦胧的上古时代
炎帝与黄帝
黄帝的神秘面纱
龙的传人
尧与舜
夏朝
大禹治水
中国第一个王朝
夏王朝的覆灭
夏朝世系表
商朝
商汤的“革命”
唉、唉、唉,商纣王
《封神演义》的决战
商朝世系表
西周
周公改制
国人暴动
烽火戏诸侯
西周世系表
东周(春秋战国)
齐桓公和管仲
“堂吉诃德”宋襄公
御赐“盟主”晋文公
楚庄王问鼎中原
吴越之争
商鞅变法
张仪的舌头
荆轲刺秦王
孔夫子和孟夫子
东周年代表
《秦汉风云》
秦朝
“千古一帝”秦始皇
指鹿为马
大泽乡的火焰
秦朝年代表
西汉
楚河汉界争天下
“汉初三杰”
中国第一个无冕“女皇”
文景之治
铁腕汉武帝
汉匈战争
张骞通西域
“南方丝绸之路”的消息
霍光主政
王莽改制
西汉年代表
东汉
“柔道皇帝”刘秀
高举恢复汉家的大旗
毛孩子皇帝们
党锢之祸
天下黄巾大起义
东汉年代表
《魏晋南北朝》
三国演义
说曹操,道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
诸葛亮太累了
三国年代表
衰晋的叹息
羊车上的司马炎
傻皇帝上台记
八个亲王窝里斗
谁敲响了西晋的丧钟
“泥水匠”王导
姓王的动手啦
一个人的北伐
变味的北伐
淝水之战前后
晋朝年代表
南朝北朝对台戏
北魏文明之葩
“两面人”胡太后
“新三国演义”
刘寄奴和他的家族
短命的齐朝
“出家”的皇上
侯景叛乱
陈朝的灭亡
南北朝年代表
《隋唐五代》
隋朝
爱民如子的隋文帝
隋炀帝,怎么评说你
隋朝年代表
唐朝
李渊起兵记
玄武门之变
“人镜”魏徵
贞观之治
保卫“丝绸之路”
从才人到皇后
一块无字碑
怕老婆皇帝的下场
太平公主不太平
开元盛世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安史之乱
火线登基的皇帝
臭烘烘的李辅国
野心家安禄山
“二帝四王并立”的军阀们
“瘫子皇帝”搞改革
“中兴之主”唐宪宗
窝囊的皇帝们
黄巢呀黄巢
唐朝年代表
五代十国
流氓皇帝朱温
“戏子皇帝”的表演
“儿皇帝”与“父皇帝”
短命的“幼儿园王朝”
黄旗披身的郭威
亡国君主,天才诗人
五代年代表
十国年代表
《宋元争雄》
两宋风云
黄袍加身的故事
一杯酒造就了“弱宋”
“烛影斧声”的秘密
“太平兴国”计划
灿烂的北宋文学天空
范仲淹和“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
血泪“花石纲”
从澶渊之盟到好水川之战
短视的“海上之盟”
“狼”来了
悲惨的靖康之难
从三呼“渡河”到“绍兴和议”
岳飞的悲剧
好样的,虞允文
“隆兴北伐”和“开禧北伐”
联蒙抗金的昏招
余价治蜀前前后后
惨烈的襄阳之战
“蟋蟀宰相”贾似道
“宋末三杰”的绝唱
宋朝年代表
蒙元帝国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治天下匠”的功劳
皇后、女巫,短命的大汗
“日出汗国”和“日落汗国”
忽必烈的元朝
大元王朝的丧钟
六月雪,窦娥冤
蒙古帝国、元朝年代表
《大明王朝》
放牛娃皇帝
狠毒的皇帝朱元璋
草根天子“朱重八”
永乐大帝登台记
揭开“航海世纪”的郑和
大明闭关锁国
宦官乱政
倒霉皇帝做俘虏
大太监汪直
“立皇帝”和“青词宰相”
况钟与海瑞
抗倭名将戚继光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九千岁”魏忠贤
东林党人
大明王朝的“关东军”
冲冠一怒为红颜
史可法守扬州
闯王李自成
张献忠这个人
明朝年代表
《大清帝国》
揭开大清王朝的序幕
八旗制度
清朝第一帝皇太极
“第一汉臣”范文程
摄政王多尔衮
康熙智擒鳌拜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郑成功收复台湾
改土归流
金瓶掣签选灵童
恐怖的文字狱
《四库全书》的正面和反面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鸦片战争前前后后
太平天国一场梦
火烧圆明园
窝囊的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之战
感天动地的反割台斗争
从“公车上书”到戊戌政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末代皇帝溥仪
辛亥革命的枪声
清朝年代表
摘要
    炎帝与黄帝
     我们都是“黄帝子孙”,有着浓浓的黄帝情结。不管后来一部洋洋大观的民族历史怎么写,都离不开这一幕序曲。
     那时候,除了传说中的黄帝,还有同样伟大的炎帝,二者并身耸立在蒙昧的历史里。所以我们是“黄帝子孙”,也是“炎黄子孙”。
     为什么炎帝和黄帝并列在一起?
     为什么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封建老夫子们有他们神秘兮兮的说法,我们也有我们的说法,这话还得从一场气候大变化讲起。
     那是发生在大约5000年前的一件大事。整个世界气候出了大问题,推动着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迁移。原本居住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黄帝集团、陕中渭河流域的炎帝集团,忽然离开了老家,一起往东方走去,渡过黄河,翻过太行山,一直到达靠近海边的华北大平原。
     咦,这是怎么回事?黄土高原是有名的沃土,7000多年前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5600―6700年前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都在这儿,人类曾经在这里创造出灿烂的农业文明。常言道,故土难离。他们在这儿住得好好的,干吗要搬家?
     噢,没有办法啊。这里的土质虽然很好,气候却发生了剧烈变化,逐渐变得非常干燥。种庄稼靠天吃饭,只有地利,没有天时,也不行呀。
     这是一个大搬家的岁月。其实不仅他们搬家,原本生活在岷江上游的古蜀族,也在同一个时间,往东翻山搬进了成都平原。
     啊,原来这是在严酷的气候鞭子的驱赶下,一场规模宏大的民族大迁移。包括黄帝集团和炎帝集团在内,统统是不折不扣的气候移民,绝对不是什么古圣先贤自己的意志。
     他们走呀走,翻过千重山,渡过万条河,好不容易到了华北大平原,迎面遇见从南方迁移来的九黎蛮族蚩尤集团。这儿地势广阔,活动空间很大。一开始,他们还井水不犯河水。随着时间发展,集团间慢慢产生了摩擦,相互斗争自然就不可避免了。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地方,这几个集团之间,接连发生了三场史前的“世界大战”。
     第一战,炎帝集团和蚩尤集团碰撞,争夺太行山前的“涿鹿之阿”的地盘。凶狠的蚩尤集团取得胜利。
     第二战,黄帝集团和蚩尤集团碰撞。在第一战中,同是从西北黄土地上来的炎帝打输了,找来黄帝帮忙。黄帝就和蚩尤在平原上的“涿鹿之野”狠狠打了第二仗。这一次大战的时间拖得很长。神话传说中,出现了双方派出风伯、雨师、旱神女魃作法,以及祭起大雾等手法,好像《封神演义》里的神仙斗法,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最后黄帝集团取得胜利,把蚩尤集团驱赶回南方老家。 瞧,有这么多神仙出场,真的是神仙打仗吗?
     不,这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气候现象而己。所谓神仙,不过是气候现象的拟人化。这样复杂的气候变化,反映出双方斗争持续了比较长的时间,没准儿是几个月,或者好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吧。
     第三战,发生在黄帝集团和炎帝集团之间。昔日的盟友可能为了争夺地盘和领导权,也红着脸在“阪泉之野”干起来了。最后黄帝打赢了,新的炎黄部落联盟形成。
     炎黄集团接着发展,再一步步和山东半岛的少吴集团、淮河流域的太吴集团,以及西方的西戎、北方的北狄、西南的百濮、南方的蚩尤集团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当时不管北方和南方,所有的部落都以炎帝和黄帝为优选首领,所以我们都是“炎黄世胄”“炎黄子孙”。黄帝又称轩辕氏,所以中国人又有“轩辕世胄”的称呼。
     中华民族为什么叫“中华”?
     这个名字可不是5000年前黄帝时期就有的,而是后来的称呼。
     古时候没有“汉”,也没有“唐”,我们的祖先自称“夏”,生活的地方叫“中原”“中土”“中夏”,又叫“华夏”。顾名思义,“中夏”就是“中原…‘夏族”生活的地方。“华夏”就是“伟大的夏族”的意思。“中华”两个字,就是由“中原”和“华夏”演变而来的。
     请注意,除了“中夏”这个词儿,还有另一个名词“诸夏”。它说的是“中原”地方以外四面八方的“夏族”,也就是四面八方的少数民族。“中夏”和“诸夏”加在一起,就包括了整个伟大的中华民族。
     《先秦王朝》P10-1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