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学生新课标学习指导与方法

小学生新课标学习指导与方法

  • 字数: 30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 作者: 墨人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01-01
  • 商品条码: 978710403422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小学生新课标学习指导与方法》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彩色图解版小学生新课标学习指导与方法,掌握好方法,变身小学霸:写作业拖拉,做题马虎,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我们教你如何管住自己;多音字、易混字、阅读题、写作文,一学语文就头疼...我们有一箩筐的小窍门;行程问题、植树问题、鸡兔同笼问题,之类应用题总是做错...我们告诉你最便捷有效的思路和方法;英语单词记不住,语法枯燥又难懂...我们总结了N个妙招,帮你轻松搞定“拦路虎”!
目录
第一部分重视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与孩子
(一)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
1、学校与社会教育
2、家庭教育
二、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一)错误的教育模式对孩子的消极影响
l、一切为了孩子型
2、放任自流型
3、“虎妈狼爸”型
4、急功近利型
(二)优质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积极影响
1、良好的家庭氛同
2、民主的家庭环境
3、正确的教育理念
三、家庭教育重在培养孩子的能力
(一)使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
(二)培养其广泛的兴趣
(三)给其充足的陪伴
(四)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品德
1、尊敬长辈,孝顺父母
2、与人为善,仁者爱人
3、诚实做人,信守承诺
4、认真做事,勇于担责
5、勤劳俭朴,节约资源
6、学会独立,自主自强
第二部分分阶段指导孩子的学习
一、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
(一)新生活,新挑战
1、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挑战——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二)心理疏导与能力培养
1、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普遍特性
2、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成长
(三)适应学校教学环境
1、确立好家规,培养好习惯
二、针对中年级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指导
(一)孩子面临的考验
(二)勇敢地迎接挑战
1、好的要更好,不好要变好
2、积极引导,促进发展
三、针对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指导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
(二)打好基础,顺利接轨
1、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
2、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3、巩同提高,同时进行
第三部分具体学科的学习方法
一、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
(一)小学语文入门阶段——低年级
1、熟悉汉语拼音
2、识字与写字
3、组词造句
4、培养阅读能力
5、口语交际
(二)语文提升阶段——中高年级
1、生字的学习
2、词语的学习
3、句子及其类型的掌握
4、古诗文的学习
5、提升阅读能力
6、写作技巧
二、数学学科的学习方法
(一)小学数学知识脉络梳理准备阶段——低年级
1、数与计算
2、量与计量
3、几何知识
4、应用题
5、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二)小学数学知识脉络梳理——中高年级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2、数的运算
3、量与计量
4、比和比例
5、式与方程
几何的初步认识
1、线和角
2、平面图形的分类及计算
3、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计算
应用题
1、整数、小数应用题
2、分数和百分数的应用题
3、列方程解应用题
简单的统计
1、统计表
2、统计图
三、英语学科的学习方法
(一)学好小学英语的三大策略
(二)分块学习英语
1、学习26个字母
2、领会音标
3、单词记忆
4、培养短语语感
5、阅读课文
6、初步进行语法学习
四、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方法
(一)轻视和忽视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后果
(二)家长培养孩子健康思想品德的策略
五、体育健康学科的学习方法
(一)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危害
1、影响生活习惯
2、体质衰弱
3、耽误学习
(二)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
1、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循序渐进,经常性锻炼
六、美术学科的学习方法
(一)小学美术学科学习的总目标
1、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2、体会自然之美
3、鼓励创作
七、音乐学科的学习方法
(一)音乐帮助孩子享受生活
1、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水平
2、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结语:希望孩子的明天会更好!
摘要
    第一部分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与孩子
     (一)家庭教育与其他教育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
     1、学校与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例如: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等,是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但学校只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场所,并不可能包揽孩子全部的成长教育。所以,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孩子还需要接受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是多方面的,随时发生,无处不在的。社区的一次活动,社区人的生活习惯,社区发生的某一事件和人们对此的看法,社会发展的动向,甚至是国家政策方针的施行……如此种种,都有可能对孩子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