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报告.2017

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报告.2017

  • 字数: 334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王亚南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02-01
  • 商品条码: 978752010365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基于1995~2015年增长,以扩大人民群众文教消费需求和促进城乡、区域共享为目标,检测2015年全国城乡文教消费需求总量应有空间:供需协调性测算26269.50亿元,消除负相关测算34995.68亿元,很好比例值测算41097.96亿元,很小城乡比测算41097.96亿元,弥合城乡比测算56833.23亿元,城乡无差距测算85611.17亿元,地区无差距测算110791.89亿元,而实际总量仅为24036.45亿元。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全国文化消费景气评价体系”,对全国主要城市及省份(港澳台除外)的文化产业供需情况进行了评估。书中以扩大人民群众文教消费需求和促进城乡、区域共享为目标,检测了2015年全国城乡文教消费需求总量,认为文化产业生产供给与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之间尚待形成协调增长的良好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成效不能用“文化GDP”来衡量,中国文化产业有必要转变发展方式。
作者简介
王亚南,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化开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主要学术方向为民俗学、民族学及文化理论、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研究,得到靠前相关学术界认可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1)1985年抢先发售界定“口承文化”概念随后完成系统研究,提出“口承文化”传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渊薮;(2)1988年解析人生仪礼中“亲长身份晋升仪式”,指出中国传统“政亲合一”社会结构体制和“天赋亲权,,社会权力观念;(3)1996年开始从事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研究,提出“高文化含量”的“人文经济”论述,概括出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4)1999年提出“现代中华民族是56个靠前民族平等组成的国民共同体”和“中国是靠前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论点;(5)2006年以来致力于文化、民生发展的量化分析检测,从2011年起主持撰著《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系列)。
目录
Ⅰ总报告
1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目标——20年以来分析与至2020年测算【王亚南 刘婷 方彧 赵娟】/001
一全国城乡文化教育消费需求及其相关背景态势/004
二全国城乡民生基础系数的增长协调性检测/011
三全国城乡民生消费系数的增长协调性检测/014
四全国城乡文化需求系数的增长协调性检测/018
五文化教育消费增长空间暨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测算/023
Ⅱ技术报告与综合分析
2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体系技术报告——兼全国及各地至2015年增长差距检测【王亚南 方彧 刘婷 魏海燕】/030
3全国省域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目标排行——1995~2015年检测与至2020年测算【王亚南 赵娟 魏海燕 代丽】/064
Ⅲ省域报告
4黑龙江:城乡无差距增长目标测算第1位【王成熙】/101
5上海:城乡无差距增长目标测算第2位【孔志坚】/111
6辽宁:城乡无差距增长目标测算第3位【袁春生】/121
7甘肃:城乡无差距增长目标测算第4位【范刚】/131
8河南:很好比例值增长目标测算第2位【李汶娟】/141
9江苏:消除负相关增长目标测算第5位【王国爱】/151
10吉林:城乡无差距增长目标测算第7位【】/161
11河北:很好比例值增长目标测算第1位【张德兵】/171
12山西:弥合城乡比增长目标测算第1位【郭娜】/181
13福建:城乡无差距增长目标测算第10位【王玉】/191
14北京:城乡无差距增长目标测算第11位【蒋坤洋】/201
15青海:消除负相关增长目标测算第4位【宁发金】/211
16宁夏:城乡无差距增长目标测算第13位【杨媛媛】/221
17内蒙古:城乡无差距增长目标测算第14位【宫珏】/231
18江西:最小城乡比增长目标测算第14位【邓云斐】/241
19新疆:很好比例值增长目标测算第8位【木文娟】/251
20云南:最小城乡比增长目标测算第11位【沈宗涛】/261
21天津:消除负相关增长目标测算第9位【刘兵】/271
22山东:最小城乡比增长目标测算第15位【黄海涛】/281
23安徽:弥合城乡比增长目标测算第9位【范华】/291
24海南:弥合城乡比增长目标测算第11位【秦瑞婧】/301
25贵州:消除负相关增长目标测算第3位【蒋昂妤】/311
Abstract/321
Contents/323
摘要
    市场经济是当今中国基本的经济运行体制,在此体制下,所谓的“满足需求”应当主要体现为满足消费需求,包括属于“保基本”的大力度优惠衣食温饱需求。文化建设“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需要落实在促进城乡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与共享之上。文化产业发展与城乡居民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应当形成一种供需之间协调增长的良好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文化发展成效,不能仅用“文化GDP”来衡量。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只是手段,提升并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才是很终目的。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必须从增强“内生动力”中拓展出来,应当落实在自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上。中国文化产业有必要转变发展方式。
    我国以往计划经济“供给制”的残余尚存,各级政府仍按习惯依此行事,似乎完成生产供给“计划”足矣,所谓需求不过是在“计划”供给配额之内,对如何扩大消费需求的“内生动力”并未加以考虑。当前,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方兴未艾,文化生产领域内的供给侧改革也逐渐开展。继2015年全国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在部分省市开展之后,全国扩大文化消费试点于2016年开始全面展开。那么,目前全国文化生产供给侧与文化消费需求侧的关系如何,这一点实在值得文化产业界的密切关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