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孙犁精选集

孙犁精选集

  • 字数: 316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 作者: 孙犁 著
  • 出版日期: 2016-08-01
  • 商品条码: 9787540217464
  • 版次: 3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孙犁是一个迥异于其他革命作家的作家,他的作品通过日常生活、普通人的言行反映时代,以清新、优雅、恬淡的文字描摹生活的世界,给读者以别样的阅读享受。他的多篇作品入选各级各类教材。
2.作家谢大光说:“孙犁的作品和他的为人是接近一致的,可以信赖的。这里可以借用他在纪念俄国作家契诃夫时所说的一段话:我们只能从他的作品认识他。……对于像这样一个真诚的作家,我们只要认真地阅读他的作品,便可以全面地理解他了。”
内容简介
《孙犁精选集(世纪文学经典)(精)》是孙犁小说作品的精选集,包括短篇代表作《荷花淀》《芦花荡》《光荣》《吴召儿》《亡人逸事》及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孙犁的许多小说并不特意追求史诗性的所谓宏大叙事,也不刻意于英雄主义的张扬;他所写的如《荷花淀》中的水生夫妻,《芦花荡》中的老船工……大都是日常生活以及普通人物的平凡故事。孙犁作品所写的日常生活与平凡故事,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务事、儿女情,而都是与大的时代紧密相连的。作品中所写的妻子或父亲的一声嘱咐,乡亲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抗日战士缝制的一双袜子、抱来取暖的一束柴草、送来的一个热鸡蛋,从中都可以感受到人民感情的律动。这些“细枝末节”,其实都是时代主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风云初记》,描写的是抗战故事,但是作品不是从再现火光硝烟入手,而是通过日常生活的侧面反映时代的风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多种人物在战争中心理变化的轨迹。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曾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和工作。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散文集《晚华集》《秀露集》等。
目录
一面不褐色的文学旗帜
中短篇小说
荷花淀
芦花荡
光荣
吴召儿
亡人逸事
铁木前传
长篇小说
风云初记
创作要目
摘要
    荷花淀(节选)
     ——白洋淀纪事之一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
     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
     “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来。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
     “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
     “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