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沈从文说文物
字数: 90千字
装帧: 简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作者: 沈从文
出版日期: 2017-06-01
商品条码: 9787508672168
版次: 1
开本: 其他
页数: 176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
¥35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编辑推荐
"★沈从文被迫放弃文学创作,后半生数十年文化、艺术、考古、鉴赏、收藏?文物研究的心血之作。 ★沈从文常年与文物为伴,结合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总结出的经验,以及很多极有见地的观点,值得历史文化、文物爱好者借鉴。尤其是他从美学角度来品鉴,教会我们欣赏文物之美,这可说是文物鉴赏、收藏的推荐阅读书,更是美学熏陶的推荐阅读书。 ★把中华几千年文物,借大家之眼,看一个遍。 ★以珍贵文物图片和优美文字,呈现不同时代灿烂的织锦文化与巧夺天工的织锦之美。 ★名家陆智昌设计,装帧典雅,既便携带,也宜珍藏。"
内容简介
有名文学大家沈从文1949年以后转行做了历史文物研究专家,把满腔爱与美的热忱投入到六千年间中华文物上,专注地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了近四十年交道,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本书是“沈从文说文物”系列中的一本,收录了沈从文的一些有关织锦类的考古鉴赏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沈从文把研究文物数十年里经手过眼数以万计丝织品所积累的经验按时代一一梳理,佐以实物图片,展现出中国古代辉煌绚丽织锦文化。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有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湖南凤凰人,苗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尝试用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为中国文学目前的“文体作家”。1949年以后,改行文物考古,在文物研究上,他坚持以实物为依据,综合材料、形制、纹样的发展与联系,走自己独特的研究道路,成为新中国文物鉴赏与文物研究的先驱者,取得了堪与自身文学成就比肩的很好成果。
目录
"一个长会的发言稿...... 11 江陵楚墓出土的丝织品...... 19 蜀中锦...... 25 织金锦...... 33 明织金锦问题...... 73 《明锦》题记...... 107 清代花锦...... 119 花边...... 125 谈金花笺...... 131 谈广绣...... 145 谈染缬...... 153"
摘要
"春秋战国以来,锦出陈留,薄质罗纨和精美刺绣出齐鲁。可知当时河南、山东是我国丝绣两个大生产区。汉代早期情形还不大变。因此,政府除在长安设东西二织室外,还在齐地设三服官,监造不错丝绸生产。为团结匈奴,每年即有几千匹锦绣运出关外,赠与匈奴诸君长。近年在内蒙古新疆出土的锦绣,证明了历史记载的真实。当时上层社会用锦绣也格外多,“刺绣纹不如倚市门”之谚,一面反映经商贩运的比生产的生活好,另一面也说明生产量必相当大,才能供应各方面的需要。 蜀锦后起, 东汉以来才有名, 三国鼎立, 连年用兵,诸葛孔明在教令中就曾说过,军需开支,全靠锦缎贸易,产量之大, 行销之广, 可想而知。曹丕是个花花公子,好事卖弄,偶尔或者也出点主意,作些锦样,因此在《典论》中曾说,蜀锦下恶,虚有其名,鲜卑也不欢迎。还不如他派人织的“如意虎头连璧锦”美观。说虽那么说,曹氏父子还是欢喜使用蜀锦。到石虎时,蜀锦在邺中宫廷还占重要地位。唐代以来,河北定县、江南吴越和四川是三大丝绸生产区,吴越奇异花纹绫锦,为巴蜀织工仿效取法。然而张彦远写《历代名画记》,却说唐初太宗时,窦师纶在成都作行台官,出样设计十多种绫锦,章彩奇丽,流行百年尚为人喜爱。唐代官服计六种纹样,又每年另为宫廷织二百件锦半臂、二百件赠外国使节礼品用的锦袍,打球穿的花锦衣,且有一次达五百件记载。《唐六典? 诸道贡赋》中,且具体说起四川遂州、梓州每年必进贡“樗蒲”绫。这种梭子式图案织物,到宋代发展为“樗蒲”锦,元明还大量生产,现存不下二十种不同花样,极明显多由唐代发展而出。五代时,蜀中机织工人又创造大幅“鸳鸯衾”锦。后来孟昶投降北宋,仓库所存锦彩即过百万匹。北宋初文彦博任成都太守,为贡谀宫廷宠妃,特别进贡织造金线莲花灯笼锦后,直到明清还不断产生百十种各式各样灯笼锦。成都设“官锦坊”,所织造大小花锦,又设“茶马司锦坊”,换取国防所需要的车马,有些在《蜀锦谱》中还留下一系列名目,且在明清还有织造。宋代每年特赐大臣的七种锦名,也还可在明清锦中发现。元代成都织十样锦,名目还在,就现存过万种明锦分析,得知大部分花纹图案,到明代也还在生产。蜀锦在艺术上的成就或工艺上的成就都显明,是万千很好织工在千百年中不断努力得来的。蜀锦式样,从现存明锦中必然还可以发现百十种。近百年来格子式杂色花五彩被面锦,清代名“锦缎”,图样显明出于僮锦而加以发展,19 世纪晚期生产,上至北京宫廷,下及民间,都还乐于使用,其实也远从唐代小团窠格子红锦衍进而来。现代晕色花样花锦,则是唐代蜀中云裥锦的一种发展。 蜀锦生产虽有悠久光辉工艺传统,两千年来究竟有些什么花样, 特点何在, 元人费著《蜀锦谱》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但是过去实少有人能结合实物,做进一步研究。一般人印象,只不过知道近代格子杂色花被面锦,是蜀中锦之一而已。近年来,我们对于古代锦缎,曾作了些初步探索,对蜀锦才有了些常识。古代工艺图案花纹,极少孤立存在。汉代部分工艺图案,多和当时神话传说有一定联系。《史记? 封禅书》等记载东海上有三神山,上有白色鸟兽和仙人一道游息同处,长生不死,通过艺术家想象,因此不仅反映在当时铜、陶制博山香炉和酒樽等器物上作为装饰,同时还广泛使用到一般石、漆、铜、木的雕刻装饰纹样上, 丝绣也多采用这个主题,作成各种不同发展。图案基本是鸟兽神人奔驰腾跃于山林云气间。有些锦缎又在花纹间加织文字,如“登高明望四海”,可知创始年代,显然和登泰山封禅有关,如非出于秦始皇时期,必是汉武帝刘彻登泰山时。“长乐明光”是汉宫殿名目,“子孙无极”是西汉一般用语,由此得知,这些丝绸图案必成熟于西汉。汉文化的普遍性,表现于各方面,丝绸也受它的影响,这些在中国西北边缘地区发现的两千年前锦缎,即或是长安织室的产物,我们却可以说,古代蜀锦,也必然有这种花样。晋人陆翙著《邺中记》,即提起过“大小明光”、“大小登高”诸锦名目,更证实直到晋代,蜀锦生产还采用这种汉代图案。唐代蜀锦以章彩奇丽见称,花树对鹿从图案组织来看,还保持初唐健美的风格。梭子式图案的樗蒲绫、锦,花纹有龙凤、对凤、对牡丹、聚宝盆等不同内容一二十种。宋代灯笼图案花锦,发展到明清更加丰富多彩。格子杂色花样,如用它和汉代空心砖图案比较, 可知或许汉代就有生产,特别是中心作柿蒂的,原出于汉代纹样。唯就目下材料分析,则出于唐代,建筑彩绘平棋格子的形式,和他关系密切。此后约一千年,凡是这种格子花锦,即或不一定是蜀中生产,也可以说是“蜀式锦”一个典型品种。"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