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话语、建构与认同

话语、建构与认同

  • 字数: 309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李欣 著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51618973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李欣著的《话语建构与认同——少数民族新闻研究》主要探讨了少数民族新闻话语变迁与国家认同建构,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少数民族新闻话语开始向“大众化”话语转型,1991年至2000年多类别多语种系统化的话语载体繁荣发展,“经济话语”鲜明地成为新闻报道的显著指向。2001至2009年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传播理念日益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话语类型体现为超文本特征。大概在2010年之后进入“微传播”时期,聚合话语理念包括主题建构、情感交际、参考评述、身份认同等各个层面,话语类型向多模态和更为亲切融合的语态方向转变。 少数民族新闻话语功能和传播价值不断凸显,面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危机事件表现出全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国家话语,社会稳定时期表现少数民族谋求发展的自省式话语,作为传播策略吸引受众的娱乐消遣话语等。它与国家的民族主义,不同地域的民族主义,靠前分裂民族主义等社会力量冲击博弈,越来越多地显现国家传播以及不断深入大众生活的双重话语特征。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传播效果重在异质融合,以社会文化认同作为出发点,扩大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叠区域,是有效构建国家认同至高目标的重要途径。
作者简介
李欣,新闻学博士、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讲《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经典理论导读》《广播编辑与节目制作》《播音与主持艺术》《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课程。主持并参与完成国家民委和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在靠前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播影视、少数民族新闻学等领域。
目录
绪论
第一章话语及新闻话语溯源
第一节话语的概念与研究路径
第二节话语分析的阶段与流派
第三节新闻话语分析的概观
第二章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理论向度
第一节少数民族新闻话语微观向度
第二节少数民族新闻话语宏观向度
第三节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研究的视角
第三章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规范和多元化时期(1978-2000)
第一节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规范治理时期(1978-1990)
第二节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多元化时期(1991-2000)
第四章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网络化和“微传播”时期(2001-2014)
第一节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网络化时期(2001-2009)
第二节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微传播”时期(2010-2014)
第五章少数民族新闻话语文本分析
第一节《中国民族》杂志的新闻议题
第二节《中国民族》杂志话语行为与分类
第三节《中国民族》杂志话语的意义建构
第六章少数民族新闻话语与国家认同间距反思
第一节新闻文本间距的形成
第二节语境与少数民族新闻文本间距
第三节国家认同层面的间距反思
第七章少数民族新闻话语创建认同策略
第一节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共义”空间
第二节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少数民族新闻话语的媒介记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