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期以来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考察

新时期以来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考察

  • 字数: 27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刘颖慧 著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61908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现代东北文学因“东北作家群”“沦陷区文学”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十七年”文学时期的“工业文学”“土改文学”是当代东北文学的重要成就,新时期以来诸多东北作家的创作使东北文学延续承袭。刘颖慧著的《新时期以来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考察》采用文化研究的多重理论方法进行文学研究,从时间、空间、性别三重文化场域全面检视新时期以来东北女作家的小说创作,系统梳理所呈现的文化指征,确证新时期以来东北女性文学作家个体创作基础上的群体性风格,构建东北女性文学研究的理论价值体系,对重新理解新时期文学的不同时间、空间及主体写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刘颖慧,女,1983年生,黑龙江双鸭山人,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现任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东北文学与文化研究。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和参与国家、教育部、省厅级社科基金8项,在《文艺争鸣》《东北师大学报》《小说评论》等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导言 作为一种特殊视域的文化研究
一 文学研究的文化视域
二 女性文学研究的文化考察
三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的定位思考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
第一节 多元文化建构下的时代写作
一 精英立场的文学转型
二 市场机制的大众消费
三 回归现实的底层写作
第二节 民族、边地与宗教作用下的东北风情
一 迁徙促成的民族融合
二 边地造就的文化滞后
三 萨满传奇的宗教观念
第三节 女性文学话语流变中的价值重塑
一 现代女性文学关于国家与自身命运的思考
二 当代女性文学的断裂与成长
三 东北女性文学的承袭与发展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间场域
第一节 民族危难中的执着抗争
一 流亡东北作家表达的苦痛
二 沦陷区作家书写的压抑
第二节 性别隐匿的花木兰境遇
一 身份模糊下的性征掩盖
二 政治统辖中的艰难喘息
第三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集体狂欢
一 女性知识分子的命运诉说
二 底层乡村女性的苦痛叹息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空间场域
第一节 地点与边界的文化思考
一 地点文化符号中的群体性格
二 民族边界中抽离出的民族身份
三 文学实践隐含的地域重塑
第二节 东北地域文化的空间指征
一 自然空间中的文化坚韧
二 民族空间中的文化共融
三 精神空间中的文化张力
第三节 独特地域空间中的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
一 土地意象与乡土精神传承
二 渔猎文明与英雄传奇
三 民族驳杂与民间方言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性别场域
第一节 性别、女性与写作
一 社会性别阐释与性别叙事的突围
二 女性主义源起和女性写作的发生
三 性别写作、无性别写作与超性别写作的概念梳理
第二节 群体性自觉的创作取向与机理
一 叙事主题:女性自我的觉醒
二 叙事视角:强烈的社会关注
三 叙事风格:独立的话语言说
第三节 东北女作家性别场域中的个性书写
一 “北极村童话”:温情回望中的女性记忆
二 “歇马山庄的女人”:乡村与底层的女性关注
三 “性情男女”:都市舞台上的女性之痛
四 “作女”:战胜自我的女性与未来
结语 东北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定位、评价
一 多元文化价值观念下凝聚成整体的缘由
二 三重场域中不平衡状态下的个性显现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