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美国电视动画研究及其对中国动画的启示

美国电视动画研究及其对中国动画的启示

  • 字数: 36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徐坤 著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912709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75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严格意义上说,美国电视动画于20世纪40年代末正式出现,且自诞生以来受到了美国本土学界的充分关注。相较而言,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靠前关于美国电视动画的专题研究却仍处于初级阶段。徐坤编著的《美国电视动画研究及其对中国动画的启示》描绘了美国电视动画的基本轮廓,较为全面地描述了美国电视动画历史发展的概貌,视角独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全书分为综论篇、专题篇与附录三大部分。综论篇,在梳理了美国电视动画的基本发展脉络与历史阶段的基础上,大致阐述了美国电视动画的整体艺术特点、美学风貌与其所承担的多元化社会功能,其中着重探讨了“戏仿”艺术在重要电视动画作品中的出色表现。专题篇,以《辛普森一家》《南方公园》等美国本土很为流行的电视动画(节目)作品为文本对象,分析了这些拥有代表性的美国电视动画作品在审美教育、艺术表达、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策略与手段,此外兼及了美国经验对中国本土动画影响的相关讨论,并反思了“中国学派”动画的内涵。附录,主要目的在于与正文论述相补充,尽可能完整地梳理了20世纪美国系列电视动画目录,力求从文本的角度呈现出美国电视动画发展历史流变之同时,以期给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专家提供可资参考的作品资料与文献基础。
作者简介
徐坤(1977-),湖北阳新人。文艺学博士,副教授,2010-2011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W-Madison)访问学者,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目前已经在《中国电视》《当代电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著作三部。主要研究方向:戏曲文化传播、美国电视动画等。
目录
序言(聂欣如)
绪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厘定与阐释
第二节 美国电视动画研究综述
综论篇
第一章 美国电视动画百年发展历程概述
第一节 史前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
第二节 萌发阶段(20世纪30年代初―50年代中后期)
第三节 大众普及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
第四节 走向繁荣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
第五节 融合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第二章 美国电视动画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美国电视动画艺术特点概述
第二节 戏仿:美国经典电视动画的艺术特点
第三章 美国电视动画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功能之一:融入生活
第二节 功能之二:寓教于乐
第三节 功能之三:媒介批评
第四节 功能之四:文化象征
第五节 功能之五:宣传推广
专题篇
第四章 美国主流电视动画的审美教育传播
第一节 作为“主流动画片”的《辛普森一家》
第二节 《辛普森一家》的审美教育传播特点
第三节 美国主流动画片审美教育传播的比较观照
第四节 对中国动画的启示
结语
第五章 美国主流与非主流电视动画的审美教育传播比较
第一节 关于主流动画与非主流动画的界定
第二节 《辛普森一家》与《南方公园》审美教育传播内容比较
第三节 《辛普森一家》与《南方公园》审美教育传播形式比较
第四节 从传播效果看《辛普森一家》与《南方公园》的启示
第六章 电视动画《辛普森一家》中的戏仿艺术
第一节 戏仿对象:范围广泛,类型多样
第二节 戏仿艺术手法:生动灵活,丰富多彩
第三节 “戏仿”背后的思考
第七章 美国电视动画(节目)的营销传播
(徐坤 徐怡姗)
第一节 理论观照
第二节 《辛普森一家》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第三节 《辛普森一家》整合营销策略的成功经验
第八章 美国动画片里中国形象的建构
第一节 中国想象:一种渐受瞩目的创作现象
第二节 动画片:戏仿艺术建构的中国想象
第三节 想象与戏仿背后:政治、文化与经济
第四节 话题的深入
第九章 中国动画问题研究:“中国学派”动画的内涵建构
第一节 民族化:“中国学派”动画的核心内涵
第二节 戏曲影响:经典动画中的戏曲元素
第三节 “中国学派”动画的内涵建构路径
第四节 “中国学派”动画的未来走向
主要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 20世纪美国系列电视动画(节目)名录
(徐坤 李微楠)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