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 字数: 6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李敏,王建,曾南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02-01
  • 商品条码: 9787530487594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2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不错辅导书全新第2版,融合近几年考试真题、命题趋势,并根据新大纲要求进行编写,集应试指南、考试大纲、考题三合一,达到考试目标。书稿内容主要为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包括5个板块,“考纲导航”高度凝练归纳大纲核心内容,指出重要考点;“考点链接”以“图表为主,文字为辅”的形式呈现考试重点,明确清晰;“精选习题”是专家依照近期新考试要求精心编撰而成,题量适中,配有详细的答案解析,举一反三,利于考生发散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5个板块相互关联相互增强。与考试指南和大部分同类书不同,不错辅导书一本书涵盖考点、习题、解析,没有过多的文字叙述,通过图表总结梳理考试脉络,直观的形式能够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尽可能以简略的总结性词汇涵盖全部考点,减轻考生复习负担。
作者简介
李敏,女,博士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靠前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药鉴定学教育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商品学会中药分会副会长、成都市药学会中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突出贡献很好专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出版专著29部,发表文章100余篇。李敏教授承担执业药师培训十多年,培训上万人次,授课思路清晰,条理性强,善于归纳与总结,帮助学员掌握、理解重点和难点,注重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题的能力,对命题方向有较强的把握能力,深受学员一致好评!
王建,女,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突出贡献很好专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科技部靠前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王教授主持各级科研课题40余项,其中重量10项,靠前合作2项,省部级15项、厅局级15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她共出版教材专著30部,其中作为主编编著重量“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药学概论》、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临床中药学》及全国统编教材《临床中药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美容药物学》,作为副主编自编《やさしい中医藥概要》、教育部《中药学网络课程(含标本馆)》及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教材等,作为主编出版专著(含执业药师及中药师职称考试)11部,作为副主编出版专著1部。她承担执业药师培训10多年,拥有丰富的辅导经验,深受学生喜爱。
曾南,女,博士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博士后,四川省首届很好留学回国人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很好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很好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生理科学学会理事;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编写教材及学术著作8部;承担执业药师培训多年,拥有丰富的辅导经验。
目录
复习指导
第一章中药与方剂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三章中药化学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
第一节绪论
第二节生物碱
第三节糖和苷类
第四节醌类
第五节香豆素和木脂素类
第六节黄酮类
第七节萜类和挥发油
第八节皂苷类
第九节强心苷
第十节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
第十一节其他成分
第四章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
第一节炮制目的与药物成分
第二节炮制的辅料及饮片的质量
第三节常用饮片炮制方法及作用
第五章中药质量标准和鉴定
第六章中药制剂与剂型
第一节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与选择
第二节中药制剂卫生与稳定性
第三节散剂
第四节浸出制剂
第五节液体制剂
第六节注射剂
第七节眼用制剂
第八节外用膏剂
第九节栓剂
第十节胶囊剂
第十一节丸剂
第十二节颗粒剂
第十三节片剂
第十四节气雾剂和喷雾剂
第十五节其他剂型
第十六节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新技术
第十七节药物体内过程
第七章中药药理与毒理
第八章常用中药的鉴别
第一节根及根茎类中药
第二节茎木类中药
第三节皮类中药
第四节叶类中药
第五节花类中药
第六节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第七节全草类中药
第八节藻茵地衣、树脂、其他类中药
第九节常用动物类中药
第十节常用矿物类中药
参考文献
中药彩图名称附表
附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