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世界两侧:想象与真实

世界两侧:想象与真实

  • 字数: 23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丛治辰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77607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5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世界两侧:想象与真实》:审美与文学史视野结合,李敬泽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世界两侧:想象与真实》是学术文集,其中既有处理文学史命题的研究论文,也有针对新近文学潮流与作品的评论文章,关注点上起晚清,下讫当下。无论是文学史研究,还是新作批评,都以文本的审美分析为基点,在深入文本的褶皱之后,探讨文学想象在何种程度构成对现实世界的回应与深入。文学与文学研究正是在此不断趋向复杂的世界建构运动中格外富有意义。
作者简介
    丛治辰,1983年生于山东威海,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执教于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特邀研究员,北京作协合同制作家。2015年至2016年赴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学。在靠前外期刊报纸发表研究论文及文学评论百余篇,2012年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3年获第十届《上海文学》理论奖,2014年获第二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评论佳作奖。
目录
丛书总序  吴义勤 4 批评家之“我”与昆德拉与空间(代序) ——关于丛治辰6 选择与遮蔽:文学史叙事背后的文学现场 ——以《棋王》为样本或以文学寻根为样本1 现代性与主体性的探求、错位与混杂 ——作为一代知识分子心史的《文明小史》21 复杂的精神资源与艰难的形而上之维 ——评宁肯《天·藏》42 小说的三重美学空间 ——论宁肯《三个三重奏》58 小说的可能性与小说家的世界观 ——论贾平凹《老生》72 上海作为一种方法 ——论金宇澄《繁花》88 究竟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从《我只是来打个电话》重新理解马尔克斯103 乡土中国的内在裂变:我们时代未被重视的小说动机 ——评刘庆邦《我们的村庄》114 时间的抒情性与希望的辩证法 ——“两奖”之后再读《隐身衣》119 逃脱的叙事与铺展的地图 ——评张大春《城邦暴力团》125 来自时间的乡愁:失踪、替换与救赎 ——评童伟格《童话故事》131 时间的流民与无伤之书写 ——论童伟格139 八○后写作:狂欢下的失语症154 我们的时代与文学,以及我们这一代 ——八○后写作观察161 抽打这个世界,并刺下印记 ——赵志明论174 另一种“八○后”写作 ——简评南飞雁《红酒》与《暧昧》184 走开,你这亲爱的怪兽187 散文的边界与时间的限度 ——以2014年散文创作为例192 科幻文学的批判力与想象力 ——评刘慈欣的“地球往事三部曲”205 可不可以有一种“科幻现实主义”209 茶茶的童话幻境与她的成人尾巴 ——兼及儿童文学文体问题214 侦探、游荡者与提线木偶 ——评弋舟的《刘晓东》221 今天我们怎样先锋225 有爱的文学批评235 后记:说明与致谢 23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