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融互联网化

金融互联网化

  • 字数: 136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谢平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03-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7236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47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创新风生水起的情况下,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中的作用仍然不可磨灭。本书首先梳理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传统金融行业在互联网化进程中发展的整体情况和暴露出的问题,对传统金融互联化进行全景式的深入介绍和探索,使读者全面了解传统金融行业如何充分利用各项金融科技和大数据,不断完善丰富自身的产品条线,提高其互联网化探索、创新的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进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创造更好的使用体验。很后,全书深入分析了传统金融互联化所呈现的新风险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探讨了如何在保证互联网金融健康的前提下鼓励有益的创新行为,从而更好地提高金融效率和金融普惠水平。
作者简介
谢平,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非银行金融机构司司长、研究局局长、金融稳定局局长,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南湖互联网金融学院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获第四届(1995年)、第九届(2000年)和第十一届(2005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以及首届(2014年)孙冶方金融创新奖。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著述颇丰,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很好的成就,成为该领域的领军人物,被誉为“互联网金融概念之父”。
目录
目录 前言 1.绪论 1.1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1.2研究报告的分析结构 2.中国的制度化改革进程 2.1 从制度角度分析市场 2.2 制度体系的建立 2.3 中央领导下的经济增长引擎 2.4 块块:地方政府间的竞争 2.5 条条:中央控制的线条 2.6 集权化和地方化:变革的双重动力 2.7 经济增长以外的结果 3.佛山及中国其他15个发达城市 3.1 城市:人、企业和政府的交汇点 3.2 佛山 3.3 佛山行政结构沿革 3.4 佛山的整体经济状况 4.终端产品和服务 4.1 佛山工业产值的增长 4.2 佛山改革驱动的增长 4.3 外资和地方企业 4.4 产业集群与“特色镇” 4.5 所有制改革 4.6 产业升级 4.7 以服务业为导向的发展 4.8 对要素市场的影响 5.土地 5.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2 土地管理法(1986年) 5.3 佛山的土地使用 5.4 土地持续升值 5.5 土地市场出现的问题 5.6 结论 6.劳动力:人力资本因素 6.1 创建劳动力市场 6.2 教育和职业培训 6.3 过渡到可持续的就业 6.4 社会服务 6.5 结论 7.基础设施 7.1 对基础设施的需求 7.2 条块互动对基础设施投资和融资的 7.3 制度发展:市场与寻租回应 7.4 经济和社会影响 7.5 环境影响 8.金融 8.1 金融在中国不断演变的增长模式中发挥的作用 8.2 金融及货币制度变迁 8.3 佛山的金融 8.4 公共财政 9.总结 9.1 新思维提出新问题 9.2 结论 参考书目 / 附录A佛山经济指标 / 附录B制图数据 / 附录C附加图表 / Contents Foreword The Foshan Story Acknowledgements 1 Introduction 1.1 Some key lessons 1.2 Structure of this report 2 Chinas institutionalized reform process 2.1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 of the market 2.2 Building institutions 2.3 Centrally guided growth engines 2.4 Kuaikuai: the competitive market of local governments 2.5 Tiaotiao: lines and silos of central control 2.6 Centr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Dual forces of change 2.7 Outcomes beyond growth 3 Foshan and 15 other pioneer cities 3.1 Cities: where people, firms and government intersect 3.2 Foshan 3.3 Development of Foshans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3.4 Foshans general economic situation 4 Final goods and services 4.1 Foshans Industrialoutput growth 4.2 Foshans reformdriven growth 4.3 Foreign and Local enterprises 4.4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speized towns’ 4.5 Ownership reform 4.6 Industrial upgrading 4.7 Servicesoriented development 4.8 Impact on factor markets 5 Land 5.1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5.2 Land Administration Law (1986) 5.3 Land use in Foshan 5.4 Rising land values 5.5 Problems emerging from the land market 5.6 Conclusion 6 Labor: the human factor 6.1 Creating a labor market 6.2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6.3 Transition to sustainable jobs 6.4 So services 6.5 Conclusion 7 Infrastructure 7.1 Demand for infrastructure 7.2 Tiaokuai constraints o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7.3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market vs rentseeking responses 7.4 Economic and so impacts 7.5 Environmental Impacts 8 Finance 8.1 Finance in Chinas evolving growth model 8.2 Finan and monetary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8.3 Finance in Foshan 8.4 Public finances 9 Conclusion 9.1 New thinking raises new issues 9.2 Final comment Bibliography Appendix A Foshan economic indicators Appendix B data used to produce figures Appendix C additional tables and figures
摘要
    "金融互联网化的浪潮滚滚而来,不可阻挡,其蓬勃发展的背后蕴藏着深刻逻辑。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对内对外开放步伐加大,挤压了传统金融业的利润空间,加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传统金融业面临战略布局的关键时点,加速推进行业互联网化势在必行。新兴互联网金融层出不穷的创新模式以及迅速迭代的产品开发又深深地刺痛了传统金融业的神经。此外,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也为传统金融业的互联网化提供了技术抓手。在这种背景下,传统金融机构纷纷主动融入互联网化大潮,结合自身风险管控的专业力量和优势资源,推动传统金融业务布局从线下向线上转移,并不断地进行优化及延伸,以更好地把握竞争的主动权,从而打开了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的全新局面。 在运营端,传统金融业的互联网化进程缩短了资金融通链条,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互联网丰富的数据资源也促进了征信系统的完善,为强化风险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互联网减少了传统金融机构物理网点和人工服务的需求,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依赖铺设网点形成的“粗放式”竞争模式,同时降低了传统金融机构在客户营销、信息收集及处理、交易促成、风险管理等过程中的成本,提高了传统金融业的运营效率。 在客户端,传统金融机构开始树立起互联网思维与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积极进行互联网化改造,为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化进程中形成的内外部大数据资源,可以更深入地洞悉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更有针对性的场景化营销和动态产品创新。另外,以前传统金融机构由于成本和内部管理机制的,对“长尾客户”的重视不够,在融合了互联网平等、透明、开放、扁平等特点之后,金融以更丰富、更亲民的形式融入到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其普惠性作用愈发明显。 互联网为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更为复杂,不仅有传统金融的风险,还新增了互联网特有的一些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形态多样、瞬息万变,具有极强的传播力、破坏力。现阶段,金融互联网化相关的体制机制还不够成熟,这要求监管部门在防范风险和鼓励创新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既要尽可能减少金融互联网化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又不能抑制有益的创新,降低市场活跃性。为此,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合作,重点完善征信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行业透明度。 金融的互联网化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没有改变金融功能或者金融契约的法律内涵。互联网化改造后的金融仍遵守着金融活动的基本规律,而传统金融机构在把握金融规律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其风险管理能力也较强,在稳定金融秩序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传统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行业中的作用仍然不可磨灭。特别是在监管收紧的大环境下,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更加突出,行业洗牌的过程将为运行相对规范的传统金融机构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这就是在新兴互联网平台风生水起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不断提出要重视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化的原因。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融互联网化的美好明天指日可待。展望未来,我们相信传统金融机构建立的互联网平台将会提供更多优质、便捷和普惠的金融服务,在增进社会福利的同时也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