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加强中国的市场竞争
以竞争性市场来配置资源,不仅是长期保持强劲和快速增长的所有国家的基本制度特征,也是“二战”之后能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成功转向高收入阶段的若干经济体的基本制度特征。
参见增长与发展委员会的《2008年增长报告》(Growth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2008)。另外四个共同特征是:通过靠前贸易与投资参与世界经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实现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稳定、可靠和能干的政府。这四个特征在中国十分突出,但目前在市场配置资源方面却有所不足。也可参见斯宾塞等人的论文(Lim and Spence,2010),后者探讨了增长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对中国的启发意义。 过去250年来,优选各大经济体取得的所有主要发展成就几乎都来自市场竞争和自由贸易环境。世界各国开展的大量研究也很好清晰地显示,市场竞争有助于降低价格、增进效率、提高生产率和加速创新。
对于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的经济体来说,上述优势并不是特别重要。这些经济体可以通过资本积累、技术引进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来推动增长。然而,对于像当前中国这样处于发展后期和更困难阶段的经济体而言,竞争的作用则更为关键,因为向高收入水平迈进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的利用效率,二是迅速和广泛的创新。所以,要在未来几十年内保持足够快的增长速度以使中国跻身世界很发达国家的行列,就必须大力加强靠前市场的竞争力度。
在经济增长的后期阶段,竞争的主要作用是让成功的企业逐步发现顾客的真实需求,找到能够很好地满足此类需求的新产品和新工艺。此外,竞争还可以平衡消费者与生产商的利益,提供平等的机会,减少腐败,保证生产效率和勤奋努力是获得经济成功的专享途径,从而推进社会公平。公平和开放的竞争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公正,因为成败取决于(而且是显而易见地取决于)市场的力量,而不是特殊的待遇或权力的滥用。
竞争意味着买方拥有选择权,而卖方有激励改进产品。要让竞争发挥作用,就必须满足几个很好基本的条件:,如果供应商的数量太少,竞争的效率将大幅下降,甚至停止运转。第二,供应商的经营活动通常应当彼此保持独立。
供应商之间就供应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报价而达成的任何串谋,都会破坏它们彼此之间的竞争。这种串谋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反垄断司法辖区(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爱尔兰、墨西哥、南非、英国和美国)都将此类行为列入刑事犯罪。 第三,供应商的财务生存能力必须接近取决于它们在相关市场上的绩效。交叉补贴或其他外来援助会损害在竞争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激励机制,破坏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第四,在监管环境方面,如企业注册、市场进入、客户获取、法律架构和监管规则等,竞争者必须处于平等的地位。否则,市场份额、增长速度和财务业绩就无法反映其竞争实力。在上述条件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有着巨大的潜在收益,而这些潜在收益也的确带来了人类历目前很伟大的经济发展成就。竞争带来的潜在收益可以归纳为如下五个方面:(1)效率、(2)消费者的经济福利、(3)创新、(4)竞争力以及(5)公平。本报告的附录1详细探讨了这几个方面,总结了市场竞争的基本概念,并为本报告的讨论提供了分析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