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草根公益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中国草根公益组织运行机制研究

  • 字数: 34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玉苗 著
  • 出版日期: 2017-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719042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中国草根公益组织的典型个案,通过深入草根公益组织内部,对草根公益组织的运作和管理进行长期跟踪调查、收集资料,将草根公益组织的发展放置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并结合相关理论,对草根公益组织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动员、内部治理和内部激励等机制的发展和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归纳了中国草根公益组织“倚靠体制的自主性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
玉苗,1984年生,女,广西南宁人,壮族,社会学博士,讲师,现为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非营利组织管理、慈善公益事业、性别社会学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和背景
一、研究背景
二、具体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本研究涉及的重要概念
一、草根公益组织及相关概念
二、草根公益组织运行机制
第三节研究综述
一、草根公益组织发展困境及原因的研究
二、草根公益组织运行机制的研究
三、草根公益组织发展路径的探索
四、对现有研究的分析
第四节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和目的
二、质性研究方法
三、研究视角和理论
四、框架和意义
第二章草根公益组织发展内外制约
第一节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宏观环境:快速转型的社会
二、制度环境:法团主义管理体制
三、非正式制度环境:文化模式转型
第二节草根公益组织的自身障碍
一、发展起步晚、发育时间短,处于初创期
二、西化倾向明显、本土特色不足
第三章草根公益组织的资源动员机制
第一节资源动员发展的分析框架
一、社会转型视角下的动员研究
二、动员系统论
三、“社会转型+动员系统”分析框架
第二节B组织资源动员发展的历程
一、工商注册的“公司”:市场化动员为主
二、走向熟人社会:运用个人社会资本的私人化动员
三、走向陌生人社会:业内动员和媒体动员的尝试
四、“准社会化动员”为主,私人化动员相配合
五、社会企业的新探索促成动员方式的多元格局
第三节B组织资源动员发展的特征
一、动员系统要素的发展
二、动员系统结构的发展
三、动员系统功能的发展
第四节B组织资源动员发展的解释
一、资源动员系统发展的动力因素
二、资源动员系统结构的合理性
第四章草根公益组织的内部治理机制
第一节社会转型与组织治理
一、社会转型:从人治到法治
二、组织治理的基础——权威
第二节B组织内部治理发展的历程
一、权威均衡期,出资人共同治理模式
二、创始人个人权威的积累与创始人治理模式的形成
三、创始人治理主导下的制度化治理建设
四、创始人匆忙退出。权威真空期的制度化治理困境
五、创始人回归,创始人(精英)治理与制度化治理相结合
第三节草根公益组织内部治理的发展分析
一、草根公益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草根公益组织内部治理模式的选择:综合治理模式
第五章草根公益组织的激励机制
第一节需要与激励
一、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二、社会转型与人的需要
三、公益组织中的需要和激励
第二节B组织内部激励的发展
一、激励机制发展的历程
二、工作动机与需要:他们为什么而来?
三、组织引导与组织认同
四、组织激励机制
五、需求满足的情况:他们得到了什么?
第三节草根公益组织激励机制的基本特征:接近性的共同体
一、共同体理论
二、草根公益组织的共同体激励体系
第四节草根公益组织内部激励机制发展的分析
一、草根公益组织内部激励机制发展的基本动力
二、草根公益组织内部激励机制发展的基本模式
第六章中国革根公益组织发展路径的探析
第一节三大机制发展的共性和内在联系
一、资源动员、内部治理和内部激励机制发展的共性
二、资源动员、内部治理和内部激励机制之间的联系
三、从运行机制发展看影响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中国草根公益组织的发展路径
一、草根公益组织发展的四维变量
二、草根公益组织单一取向的发展路径
第三节综合取向的路径:“倚靠体制的自主性发展”
一、“倚靠体制”
二、自主性发展
三、“倚靠体制”与“自主性发展”的关系
四、“倚靠体制的自主性发展”路径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