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研究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研究

  • 字数: 30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温敬元,张义祯,高莹 著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992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2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温敬元、张义祯、高莹著的《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研究--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视野/海西求是文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党的建设、政治学和社会学等的有关理论与知识,分析和研究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问题。全书共分为六个篇章:一是基础理论篇(导论部分)。这部分重点阐述了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内涵与外延、理论与现实依据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等,这是本书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点。二是历史回顾篇(第一章)。主要回顾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历史脉络、主要特点以及启示。三是社会变迁篇(第二章)。重点论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内涵、表现形式和显著特征等,这是本书的研究视野。四是机遇挑战篇(第三、四章)。第三章从3个层面分析了当前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面临的新机遇;第四章从4个层面分析了当前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面临的新挑战。五是对策思路篇(第五章)。根据当前我国社会变迁的实际和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影响因素,针对党的社会基础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新形势下进一步拓展党的社会基础的对策与思路。六是国外政党篇(第六章)。主要介绍欧洲社会党在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根据欧洲社会变化的实际,不断拓展社会基础的主要做法。这章也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拓宽了本书的研究视野。
作者简介
温敬元,男,福建省永定县人,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获法学博士学位(专业: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现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教学。近年来,出版1本专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理论研究》。参与《执政党建设案例教程》的编著;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1项省社科规划课题和1项校重点课题,参与1项国家社科规划课题和多项中共中央党校、全国党建研究会以及省委办公厅、组织部等重点调研课题,且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奖。
目录
导论 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内涵外延、依据与影响因素
一 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内涵与外延
(一)党的社会基础的内涵
(二)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表现形式
二 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基本依据
(一)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理论依据
(二)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现实依据
三 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影响因素
(一)党的执政绩效层面因素
(二)党的意识形态与政策层面因素
(三)党的组织与干部层面因素
(四)党所处的社会环境层面因素
四 本书的选题、框架、创新与方法
(一)本书选题的研究现状
(二)本书选题的研究价值
(三)本书的研究框架
(四)本书的主要创新
(五)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党的社会基础拓展历史
一 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历史考察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社会基础(1949~1956年)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社会基础(1957~1966年)
(三)“”期间党的社会基础(1966~1976年)
(四)改革开放后党的社会基础(1978年至今)
二 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主要特点
(一)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目标充满时代性
(二)党的社会基础拓展历程饱含斗争性
(三)党的社会基础拓展举措富有创新性
三 党的社会基础拓展历史的启示
(一)正确认识党的性质与党员成分间的关系
(二)努力克服“左”和右两种错误思想倾向
(三)必须适应中国社会变迁的客观实际
第二章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内涵、表现与显著特征
一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内涵
(一)社会变迁的内涵
(二)中国社会变迁的内涵
(三)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内涵
二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深刻表现
(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三)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四)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三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显著特征
(一)全面性
(二)复杂性
(三)现代性
(四)风险性
第三章 当前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面临的新机遇
一 党的执政绩效进一步提高
(一)经济建设层面的绩效
(二)政治建设层面的绩效
(三)文化建设层面的绩效
(四)社会建设层面的绩效
二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二)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发展
(三)社会阶层结构不断现代化
三 党的优选性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一)党的意识形态优选性进一步增强
(二)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三)党员的优选性进一步提高
(四)党的作风进一步好转
第四章 当前党的社会基础拓展面临的新挑战
一 “政绩合法性困局”日益显露
(一)“政绩合法性困局”的内涵
(二)“政绩合法性困局”的产生根源
二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挑战更加严峻
(一)社会阶层位序发生错位
(二)社会流动现状不容忽视
(三)社会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和务实化
(四)社会阶层结构仍不够合理
三 党群关系不和谐现象有所加剧
(一)党群之间的“隔离”有所加深
(二)党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有所增加
(三)党群之间的信任程度有所下降
四 党内“四风”现象比较严重
(一)党内形式主义现象大量存在
(二)党内官僚主义现象依然突出
(三)党内享乐主义现象比较普遍
(四)党内奢靡腐败现象不断蔓延
(五)党内“四风”问题的主要危害
第五章 新形势下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的路径选择
一 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面优选化
(一)树立“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理念
(二)更加注重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三)保障各社会阶层或群体的切身权益
(四)建立和完善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机制
二 建立和完善社会整合机制
(一)建立和完善利益整合机制
(二)创新和完善组织整合机制
(三)发展和完善制度整合机制
(四)提升和完善价值整合机制
三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内涵新解
(二)当前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三)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路径
四 始终保持党的优选性和良好形象
(一)始终保持党的思想优选性
(二)始终保持党的队伍优选性
(三)始终保持党的作风优选性
(四)始终保持党的清正廉洁
五 巩固和扩大新时期党的爱国统一战线
(一)爱国统一战线与党的社会基础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三)突出做好网络虚拟社会的新统战工作
第六章 欧洲社会党拓展社会基础的做法与启示
一 欧洲社会党拓展社会基础面临的新情况
(一)社会阶级结构从“哑铃形”向“橄榄形”转变
(二)党员人数不断减少与党员老化
(三)网络传媒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四)新兴社会运动不断兴起与发展
二 欧洲社会党拓展社会基础的主要做法
(一)革新党的理论与纲领,扩大其包容性
(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政绩赢得民心
(三)推行宪政改革,促进“党的民主化”
(四)创新联系群众方法,拓展联系群众渠道
(五)塑造全民党形象,努力寻求跨阶级支持
三 几点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研究”课题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基础拓展研究”课题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