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影像的追寻/张照堂

影像的追寻/张照堂

  • 字数: 33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 作者: 张照堂
  • 出版日期: 2017-03-01
  • 商品条码: 978751220794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5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26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摄影爱好者、摄影界人士,艺术、人文爱好者

●郭力昕、简永彬、李威仪,倾情推荐。
●精装设计,优质印刷,还原往昔朴拙、平实的“黑白”精神 。
●33位摄影前行者,400多张照片,创作年代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几乎涵盖了台湾写实摄影从萌芽到茁壮的60个年头。这本书是以写实摄影为创作主体的台湾前辈摄影家,靠前次有系谱地列入台湾写实摄影的范畴,受到注视和讨论,对台湾摄影文化和历史影响深远。
●摄影家张照堂历历如绘地述说着时间与土地的故事,文字的刻画隽永生动,影像的张力饱满厚实。展卷之际,恍如重返那消逝与未消逝的,一道道辉煌与闪耀的灵光。
●透过张照堂的追寻之眼,为我们打开一个特殊时空,召唤上个世纪台湾这块土地的人间之味、人情之美 。
●“拍一张照片就像在世界上某处找回一部分自己。”藉由这些历久弥新的记忆回返,我们每个人也分别找回某些自己。
内容简介
33位摄影前行者,400多张照片,创作年代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几乎涵盖台湾写实摄影从萌芽到茁壮的60个年头。他们很好的作品足以显现台湾摄影的成长轨迹,适切地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创作资产与时代见证。他们之中,有些人的影像创作在当时甚至未被探讨,也有部分摄影家的影像作品因保存不当而佚失。即使如此,在张照堂的寻访与爬梳下,仍清晰地呈现出台湾写实摄影前行者的纯真面容与对影像的无比执着,也见证了上一代前辈摄影家作品中的影像魔法与魅力。
张照堂著的《影像的追寻》是以写实摄影为创作主体的台湾前辈摄影家,靠前次有系谱地列入台湾写实摄影的范畴,受到注视和讨论,对台湾摄影文化和历史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张照堂,摄影家/文化工作者,从事纪录片制作与影像教育工作。1943出生于台湾板桥,1959高中时代开始学习摄影,师学于郑桑溪与张才老师。大学时代以充满荒诞、虚无的嘲讽形式,在摄影的意境中融入文学、剧场与诗意等概念,赋予摄影现代化的面貌。70年代开始关注纪实报道摄影,90年代之后又在写实基点上衍生出较为个人化与思维性的影像语汇。多年来,他曾企划/编辑了《影像的追寻》《台湾摄影家群象》《乡愁?记忆――邓南光》《岁月印样1959―1961》《岁月?风景1959―2005》等摄影文集,也策划了许多人文、生态和社会风情的展览活动,将影像提升至更高的艺术层次。他也曾任职于多家媒体,创作了许多实验性、纪录性与内省风格的静照与影片。1997-2009年在台湾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研究所任教,退休后被聘为荣誉教授。
目录
再版序
推荐序
自序
追寻与感念
邓南光――浪漫且落寞底灵魂
林寿镒――旧情乡思的寄影者
张 才――社会大学的写真家
李钓纶――摄坛菁贤影岁月
林权助――守候的年代
廖心铭――业余的“记录眼”
黄则修――龙山寺的见证
陈耿彬――时光片羽的流连
谢震隆――若静若动的猎影家
郑桑溪――影像竞技场的十项全能
刘安明――归返纯真之美
林庆云――现实中的幻象
陈石岸――回家的路上
黄伯骥――抓住欢笑与感谢的一瞥
许安定――一种怀旧的心境
徐清波――冷暖的关照
蔡高明――平易踏实的观察者
陈彦堂――小景窥大千
许苍泽――光影记事忆乡情
黄季瀛――童年的影绘日记
林彰三――原乡本土鹿港仔
黄士规――一步一履痕的耕耘者
周鑫泉――另一种“乡愁”
翁庭华――岁月的诗情
陈顺来――寂冷的意象
许渊富――造型的追寻者
黄东?――粗粒子美学
施纯夫――朦胧的追想曲
吴永顺――生活的缩影
李悌钦――假日偶拾
人间的视角――黄淮泗、施安全、陈古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