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古代文学并称现象研究/张珊

中国古代文学并称现象研究/张珊

  • 字数: 25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张珊
  • 出版日期: 2017-02-01
  • 商品条码: 9787030512284
  • 版次: 1
  • 开本: B5
  • 页数: 22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学史、文学批评以及文化意义的并称为研究对象,将融合整个并称现象与具体并称词语两者,对并称作历史性的整体研究。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论述并称的总体状况,包括定义、形式、起源、历史、文献等方面,下编则论述具体的并称形式,讨论使用很普遍的一些并称形式。
作者简介
张珊,女,1981年3月生,山东桓台人。文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教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己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导论
一、前人对于文学并称现象的研究
二、本书的研究构想
内篇
第一章  并称概说
第一节  描述并称现象的相关语词的含义考辨
一、“并称”一词的演变
二、表述并称现象的其他语词考辨
第二节  并称与中国文学
一、并称的共性与文学并称的界定
二、并称与作家称谓法
三、并称与文学创作
四、并称与文学批评
第三节  并称与中国文化
第二章  与并称相关的文献考释
第一节  与并称相关的文献类别
一、史书传记
二、文集与文学作品
三、诗丈评著作
四、笔记杂谈
第二节  收录并称的主要典籍举例
一、专录名数与并称的类书举例
二、兼收名数与并称的类书举例
第三章  并称的形式考索
第一节  并称的提出
一、人物品题
二、时人评议
三、民谣、时谚
四、自封、自比、自称
五、歌咏名贤之诗文
六、总集与选本
七、史书同传或传记相连
八、图形写真
九、纪念或祭祀
十、修订更改或追加补充
第二节  并称的样式
一、姓氏相连
二、名/字相连
三、封地相连
四、数字与姓/名/字/号/行第等相连
五、数字与描述性的词语相连
六、嵌入式并称
第三节  并称的命名原则及先后顺序
一、依声调、韵律而定
二、依时间先后而定
三、依成就大小、重要性而定
四、依序齿来定
五、依最早的文献原文而定
第四章  并称探源
第一节  从语言发展与历史变迁角度看并称之起源
一、语言的简省与早期汉语中的错杂称谓
二、从混杂而称到连接姓氏
三、以数目词连接人物
第二节  人物品评与并称进入文学
一、并称与人物品评
二、并称进入文学
第三节  并称的文化之源
一、类比意识
二、对称与骈偶及数字因缘
三、世代因袭与仿古意识

外篇
第一章  论徐乐、严安及其上书言世务
第一节  《史记》、《汉书》收录徐乐、严安上书辨证
一、徐乐、严安上书始末考
二、《史记》收录徐乐、严安上书原因考
第二节  由徐、严上书看《史记》、《汉书》对武帝朝文士立传之不同
一、从《史记》收录文辞的角度看徐乐、严安之重要
二、从《史记》所立武帝朝文士之传看徐乐、严安之重要
三、对比《汉书》所立武帝朝士之传看徐乐、严安之重要
第三节  徐乐、严安上书影响论
第二章  论“×子”式并称
第一节  建安“七子”说的提出
一、“七子”的提出与本意
二、追加定语后的“七子”
第二节  “七子”说的传播与接受
一、“七子”说的传播与接受
二、后人对“七子”组成人员的质疑
第三节  “七子”说在并称目前的意义
――、促流传
二、定名称
三、与之相关的“×才子”式
第四节  由“×子”并称兼论明代以来并称泛滥之原因
第三章  论“×友”式并称
第一节  先秦、汉文献中带有辅佐含义的“友”及相关称号
一、先秦与汉代文献中带有辅佐含义的“友”
二、先秦的“×友”称号
第二节  汉魏晋南北朝的“友”及“友”官
一、“友”为王之从属与设官考
二、从友官的设置看“二十四友”的出现
三、南北朝时期的“×友”
第三节  “×友”从政治到文学的转变
第四章  论“×家”式并称
第一节  作为批评术语的“家”及其衍生概念探析
一、从诸子百家到“成一家之言”
二、从“家数”到“大家”、“小家”
三、“大家”与“名家”
第二节  文学并称中的“×家”、“×大家”现象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