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如怨如慕

如怨如慕

  • 字数: 24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伊增埙 著
  • 出版日期: 2017-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457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怨如慕(伊增埙评论杂文集)》共分三个板块:“夙初兴夜不寐”中有作者早年身世的回忆,以及离休生活随笔,抒发了少年和老年的情感心态;“惑与悟风中行”各篇,是作者在军旅生涯中不同岗位的剪影,透露出时代变化中的复杂心情;“强弩末意未尽”是作者另两本杂文集《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续篇,是有关振兴鼓曲文化,维护群众文化权益的评论。既可作为茶余饭后的案头文学读物,亦可作为研究当代民间俗曲文化发展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伊增埙,1931年5月生于北京。满族正蓝旗人。1947年10月参加革命。1949年3月入伍后,多年在宣传文化部门任职,从事群众性文化工作、部队文艺创作和评论工作。1983年任总政治部某部百科编审室编辑、副主任,1988年离休。2000年起年从事通俗鼓曲的研究,是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著有《余音袅袅――曲艺评论杂文集》。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夙初兴 夜不寐
(记述少年经历和离休生活“两头真”的情感世界)
一 我从这里走来
先祖、坟茔与老家
永远难忘胡同风情
传统与时尚的融合
房产、生计与交往
儿女长大 迭起风波
革命潮流中失控的家
二 光景宛如昨
——早年音乐生活杂忆五篇
小序
第一篇 旧梦
第二篇 萌动
第三篇 阳光
第四篇 反刍
第五篇 异域
潮涨汐落 放歌晴空
三 同窗杂记
白云悠悠 鸽哨阵阵
迎新絮语
秦皇岛之旅
密云纪行
四 敝帚自珍
伊性探源辨
读书与走路
温故知新
名可名 非常名
发昏手记
女儿学龄文集的编辑说明
示 儿
持家守则
平民情怀
舟山行
老有所乐的歌咏大会
第二辑 惑与悟 风中行
(映照军旅生涯的剪影,风云变幻中的心态)
一 文艺兵和“铁路线”
二 求仁得仁乎
—— 一段旧案的寻踪和思考
引子
“海队”的旗帜与韩笑的追求
“两条路线斗争”和以人划线
危险的执着碰在纪律铁壁上
关于“抵制”“议论”“反江青”
韩笑案情的联想
尾声
三 那时的严酷与温情
——回忆1973年业余演出队的进京演出
节目的准备 参演的动员
取得成果的源泉
纪律、责任与底线
四 魂牵梦随的心结——答友人
反倾向 文化市场 权力与艺术
五 元帅锦言采集设计中的纠结
第三辑 强弩末 意未尽
(关于振兴鼓曲,维护群众文化权益的发声)
一 珍惜与生俱来的初心
——为纪念“北票联”成立11周年而作
“北票联”宗旨依据和基础
对“北票联”践行宗旨的回应
坚守初心 克难前行
二 厚今续古 力振新风
——力推鼓曲曲目创新之路
“起于青萍之末”的《新风鼓曲选集》第一集
《鼓词新风》事功过急的挫折
回归“短平快”的《新风鼓曲选集》第二集
呼唤历史记忆的《新风鼓曲选集》第三集——抗战题材
屡战屡挫之后的感喟
三 “作嫁”公益的期望
——《蕉雪堂曲文集》正式出版的余波
《蕉雪堂曲文集》正式出版的背景
为《蕉雪堂曲文集》正式出版所经办的大事
“作嫁”“公益”“期望”的解读
四 传播优秀传统作品的几个问题
——与《曲艺》杂志“四时赋”专栏商榷
民间艺术范畴的界定
注意一是形态的属性
关于文字错讹
关于系列曲目的源头和全貌
关于作品的署名
五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群众文化权益求索纪实
“重视”的又一次假造
“一直坚持”的水分
“非遗”工作的“提前量”
“经三年努力”速成的岔曲集
“被参考”“被借鉴”“被引用”
“利国利民”与“极具价值”
岔曲的希望与“北票联”的“躺枪”
纠错之难,难于上青天
上升到重量文献的层面
我的认识和心得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