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发明发现的故事(精)

发明发现的故事(精)

  • 字数: 12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作者: 编者:李炳群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5306710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电报和电话,收音机和计算机,三明治和可乐,机器人和游戏……多么神奇的发明和发现啊!发明家的创造灵感是如何迸发的?发明家的创造成功又如何改变了世界?李炳群主编的《发明发现的故事(精)/语文新课标同步阅读》以准确翔实的数据,简明易懂的图表,丰富精美的图片,生动地呈现了奠定人类社会文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发明和发现。
目录
第一章 工艺技术篇
第二章 生物学和医学篇
第三章 物理化学篇
第四章 天文地理篇
第五章 军事航空篇
第六章 生活篇
摘要
    蔡伦,东汉桂阳(今湖南郴州)人。他出身低微,很小就人宫做了太监,服侍汉和帝。蔡伦聪明识字,又谨慎好学。平时他不喜欢和人交往,经常把自己关在屋里读书思考。
    汉和帝即位后,蔡伦被提升为中常侍,出入宫廷内外。他平时主要服侍皇帝,负责掌管文书,传达皇帝的命令。当时许多外官经常和宦官结交,但是蔡伦却能坚守原则,并不随便与人交往,因此汉和帝更加信任他。蔡伦敢于指出和帝不对的地方,因此也很受和帝的器重,经常参与朝政。
    蔡伦是一个喜欢思考和有所发明的人。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蔡伦升任尚方令,负责掌管皇帝的手工作坊。这个作坊是皇家的私人作坊,主要是为皇家服务。
    蔡伦在监管作坊期间,经常和匠人一起切磋制造器械的技术。由他监管制造的各类军械、宝剑很好精良、锋利。被天下人赞叹。他在这方面的才能也开始逐渐显露。
    东汉以前,人们通常都用竹简及丝帛作为记载文字的工具,有些很长的奏章要用许多竹简,翻阅起来很好不方便,也难于随身携带,而用丝帛作为书写的载体,虽然方便,但是很昂贵,普通人家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费用。
    蔡伦平常喜欢读书,对于书简带来的种种不便深有感触。制造出一种轻便的、价格低廉的书写工具,成为蔡伦的一个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蔡伦翻阅了许多前人的资料。
    有,蔡伦看到宫女们在用蚕丝制造各种丝织品,从她们的制造过程中,蔡伦顿时有了灵感。他连忙赶回去,和匠人们共同研究,把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混合在一起,捣碎弄烂,然后将这些东西糅合在一起,拌匀后晾干,经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蔡伦终于制造出了廉价又实用的纸张。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把发明纸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连同自己制造的靠前张纸,一起奉献给汉和帝,请他!塑。
    汉和帝亲自试验后,很好满意,厚赏了蔡伦,并把制造纸的方法颁布天下。蔡伦的造纸术马上在各级社会阶层中传播开来,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喜爱。
    为了赞颂蔡伦的杰出贡献,当时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蔡伦的名气因此越来越大。
    飞梭
    飞梭是18世纪英国棉纺织工业的三大发明之一。它是由英国兰开夏的一个自由农民的靠前2个孩子――约翰?凯伊于1733年发明的。几百年以来,纺织工人一直是用手纺机纺织,将带线的梭子缓慢而费力地从一只手抛到另一只手。约翰?凯伊的发明是:在织机的两边装上梭盒,梭盒用一个长木板连接。在每一个梭盒内都有一根水平的金属杆或锭子,自由地随锭子滑动的是一个皮带传动器或皮结。每一个皮结上系着一根松松的绳子,这些绳子通过一根棍子或清棉棒连接在织机中央,棍子或清棉棒握在纺织工人手中。通过清棉棒朝一边拉和朝另一边推的方式,一个纺织工人用一只手就能使每一个皮结按时滑动,带动梭子,将其抛到织机的另一面的梭盒里。凯伊还引进了轮子,以减少梭子运动中的摩擦。
    凯伊的这项发明,使人们能用比以前快几倍的速度织出各种幅宽的布来。但是用手纺机的人却很不欢迎凯伊,有些采用飞梭的人甚至拒绝交费。
    1747年,凯伊终于离开英国去了法国,很后在穷困潦倒中死于异乡。
    尽管如此,这项发明的简单实用性保证了它的成功。飞梭的发明,大大地促进了棉布的生产。增加了纺织品的产量。更为重要的是,它启示着人们去寻求更快的纺纱方法。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