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感恩的翅膀/杨匡满散文集

感恩的翅膀/杨匡满散文集

  • 字数: 2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 朱蕊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04045738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蛇发女妖”是朱蕊所著的《蛇发女妖(朱蕊散文集)》中一篇文章的标题。其实,“妖”的含义很丰富,有点匪夷所思的味道,有时出其不意,或者有创意,或者说不清漂亮还是不漂亮,但是出乎常规,都可说是妖。大家说,这个球进得太精彩了,很妖。或者,这个人很妖。或者这件事很妖。但凡说到妖,气氛总是有点不同寻常的。大多时候妖是褒义的,有时也会带贬义,看上下文和具体语境。总之,妖的灵活应用,语境中人都可意会。作者想说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妖的时代。
作者简介
朱蕊,上海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供职于上海《解放日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散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诗词学会理事。出版有散文集《人生无圆》《刹那的惊心》《无关风月》《天上飘下一张脸》《狐狸成了精更好》《上海之妖》等。作品被选人《当代散文精品》《思想者说》《上海五十年文学创作丛书(散文卷)》《上海作家散文百篇》《海上名家文丛》《繁华与落寞》《无声瀑记》《名家评点美文百篇》《香港文学散文选》《2013年中国散文精选》《2014年中国散文精选》等。
目录
第1辑?美色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
以舞姿召唤
不动声色
谜一样的悖反
把香燃起
醉翁之意
美丽的红绿白
目光投向未来之海
美色
第2辑?九曲棹歌
日出和雨
等待一朵花儿
流浪的故事总要结束
有一个地方
九曲棹歌
朵洛荷
在澳门逛街
上海之妖
上海的一个夜晚
汉口路309号
百花盛开的地方
远东淑女
松江一日
山不在高
美人酒
红妆
浪花淘尽英雄
江山如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3辑?芸娘
芸娘

一万年太久
袭人
时尚这只狗
身份不明者
第三性
情调图典
封面女郎
可口还是可乐?
等到花儿也谢了
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
秦淮夜色
女红
除了美丽
矜持美女
巴拿马裁缝
香熏
让爱情抵挡恐惧
蛇发女妖
沧桑的情味
美女青菜美女萝卜
巴黎情爱
鸳梦重温
美人忧天
时间尽头
膝下黄金
九月授衣
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
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鞋
第4辑?与梦有关
飞鸟和游鱼
和偷窥一起成长
小院和大画家
玩物而未丧志也
无字处皆其意
一种惊动
永寿之藏
收藏的境界
“云”下的珍藏
与梦有关
微时代的微生活
过芦苇的日子
你是自己的国王
水月镜花之妖娆
第5辑?乡关何处
乡关何处
寂寞高手
初识高阳
万里送行舟
边走边唱
那年秋天
红花独行侠
后记
摘要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
    有点恍若隔世的感觉。
    每一天也就这样平淡无奇地度过,一天和另一天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又一直居住在同一座城市,做着同一份工作,却突然发现,这座城市变了,好像一下子所有的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电视里一个大家都很喜欢的广告是“喜欢上海的理由”,喜欢上海可以有很多很多理由,可能真的有很多人喜欢上海,上海又一次成为一座移民城市,各色人等,五方杂处。在这座城市里,英语和普通话是通行的语言,而上海本地话倒似乎是少数民族的土话了。
    这种人潮汹涌欣欣向荣的情景,可能很容易让人想起昔日的上海,想起上海曾经的繁华,而那繁华是有些香艳的,酒吧、爵士乐、舞女、少奶奶……那沙哑的“夜上海、夜上海”的歌声,让一种淫靡的意象随风飘舞,夜上海是销金窟是温柔乡的想象也就由此而深人人心,作为一种文学想象而虚构的历史,上海生活的细节也就从此被不厌其烦地描述,不管是旧的还是新的。这样一次一次反复绘声绘色地述说,使叙述者和听者观者都以为过去和现在似乎是没什么区别的,只不过时间走了一圈以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热衷于怀昔日夜上海之旧的人,好像遗忘了什么,臆想让他们成了洋场阔少、豪门千金,或者其他有权有钱有闲的人物,在那个销金的温柔上海梦死醉生。
    人们在集体怀旧,张爱玲经常被提起,因为她的那些描写昔日上海的文字。其实,张爱玲有一句名言,用来形容那时的上海倒是**贴切的,她说,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将“生活”换成“上海”,昔日上海就会被诠释得十分到位。
    爬满虱子的华美,也亏她想出来。我想,她是想表现一种复杂,一种纠结在一起难以言说的又对立又密不可分的情境。
    我篡改了张爱玲的话,是想说那个上海不是复杂的例外,而是因为复杂,因为难以言说,便充满了可能,也充满想象,在那些过去的或隐或现的事物中,可以捏造各式各样的故事,欢笑和眼泪搅拌在一起并不能说明快乐和悲哀,天堂和地狱也不是离得那么遥远,它们共存于一个空间。只是,乐园并不属于每一个人。
    在上海日新月异的日子里,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得到一本半个世纪前的画册,一本一点都不时髦的画册,它是被某单位图书馆清理掉的,没人再要它了,大概翻它的人从来就很少,借阅记录为零,它破旧黯淡,虽然是精装本,但布面已损,内页发黄,只是红漆书名还依旧鲜艳着,一副朱颜就是不改的样子。
    我被书里的地名和照片吸引。书发行于1952年12月,在整整50年后的这个2002年的12月出现在我的面前,似乎预谋般地,要讲一些与现在时髦的旧上海故事不一样的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土地的画册,1949年以前上海郊区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情况实录。当然,任何一种叙述都带有叙述者的观点,因此,所谓实录也不可能接近优势地位真实地记录历史的真实,但是,相对真实肯定是存在的,撇开叙述者的立场不说,照片和当年的文件总还是事实吧。
    P2-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