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鲁迅探索

鲁迅探索

  • 字数: 340千字
  • 装帧: 软精装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作者: (日)中井政喜 著;卢茂君,郑民钦 译
  • 出版日期: 2017-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304493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井政喜著的《鲁迅探索》主要对鲁迅前半生的文学活动以及革命文学论争时期的活动及思想进行了论述。共11章,主要探索以下4个问题:鲁迅的“暗”;鲁迅的复仇观;鲁迅的人道主义和无治的个人主义;鲁迅与马思主义文艺理论。
作者简介
郑民钦,男,汉族,福建福州人。党员。196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日语专业。1973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处长,中日友好协会副秘书长,日本庆应大学访问研究员,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日语系教授、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日本和歌俳句史》、《颤动着时代痛苦的心灵》,译著《孔子》([日]井上靖著)、《性的人》([日]大江健三郎著)、《东京人》([日]川端康成著)、《春琴抄》([日]谷崎润一郎著)等。《井上靖文集》(主编)获1990年全国很好外国图书二等奖,评论《“改革”后的中国现代诗论》获日本《未来》评论奖等。
卢茂君(1973—),现任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吉林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日本文学和中日比较文学,著有《新世纪国外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文情报告(日本卷)(2001-2003)》、《井上靖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研究》及《井上靖与中国》等。
目录
第一章关于鲁迅的“明”
——关于早期文学活动的基本思想与1918年左右的“明”
第一节写在前面的话
第二节早期文学活动基本思想的再现
第三节早期文学活动的失败和辛亥革命的挫折
第四节“明”的再现与类似性中的本质不同
第五节结束语
注释
第二章与《工人绥惠略夫》的邂逅
第一节写在前面的话
第二节问题的提起
第三节《工人绥惠略夫》的冲击
第四节1920年以后的纠葛与摇摆
第五节关于《即小见大》
注释
第三章关于鲁迅的复仇观
第一节写在前面的话
第二节早期文学活动(1903~1909)时的复仇观
第三节受挫的改革者的复仇观系谱
第四节遭到背叛的献身者的复仇观系谱
第五节结束语
注释
第四章早期文学活动至1920年前后鲁迅的民众观
第一节早期文学活动(1903~1909)所呈现的民众观
第二节早期文学活动的失败和辛亥革命的挫折的影响
第三节1918~1920年的民众观
第四节1920年前后与《工人绥惠略夫》时期的民众观
第五节结束语
注释
第五章关于鲁迅的“个人的无治主义”的一个见解
——附江坂哲也译《(革命的故事)序》(安德烈·比拉尔特著)
第一节写在前面的话
第二节解释“个人的无治主义”的两个方向
第三节关于“无治的个人主义”中的“个人主义”
第四节结束语
注释
附录
注释
第六章关于《孤独者》
第一节讨论《孤独者》之前
第二节关于与《工人绥惠略夫》的关系
第三节对《孤独者》的解释
第四节关于复仇的心理
注释
第七章关于鲁迅的《伤逝》
第一节写在前面的话
第二节关于《伤逝——涓生的手记》的解释
第三节与近代恋爱观的关系
第四节关于《伤逝》表现中的鲁迅个人的必然性
注释
第八章厨川白村与1924年的鲁迅
第一节写在前面的话
第二节厨川白村与鲁迅作为文学者的立场及理论的共同点
第三节基于共同点之上的翻译厨川白村的其他原因
第四节厨川白村作品——引导1924年鲁迅文学活动的文学理论
注释
第九章关于《苏俄的文艺论战》
第一节写在前面的话
第二节关于《苏俄的文艺论战》
第三节如何认识与鲁迅的关系
注释
第十章鲁迅与《壁下译丛》的一个侧面
第一节写在前面的话
第二节关于《壁下译丛》的编排方法
第三节有岛、武者小路提出的论点
第四节从片上、青野的论述推测其认识方法
第五节《壁下译丛》与革命文学论争的关系
第六节结束语
注释
第十一章关于勃洛克、片上伸与1926~1929年前后的鲁迅
第一节写在前面的话
第二节关于对《十二个》中勃洛克革命观的解释
第三节作为过渡时期存在的勃洛克和片上伸
第四节片上伸的问题意识与鲁迅
第五节结束语
注释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