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儒家文明论坛(第2期)

儒家文明论坛(第2期)

  • 字数: 7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编者:颜炳罡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20909685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72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颜炳罡主编的《儒家文明论坛(第2期上下)》为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编《儒家文明论坛》的第二期。由山东大学颜炳罡教授主持,负责组稿。儒家学说经历代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目录
壹  儒家文明的历史考察
陈炎  儒家文化的历史生成
杨朝明  王纪东“中道”观念与中国史学传统
沈顺福  试论传统儒家制度的伦理基础
陶新宏  “生生”:儒家对生命的诠释
王正  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的群己之辨
陈乔见  春秋时代的伦理与道德
巩宝平  论先秦儒家哲学思想中的理性意蕴
刘延常  解读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
――以鲁文化研究为例
刘培  新学独尊与两宋之际的颂美辞赋
卞玉山  古兖州夏丘城由鲧筑成考
侯乃峰  由包山楚简的司法实践看《论语》的“直躬证父”与“父子互隐”
李?聪  孔子“复礼”别解
――从周礼在春秋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看孔子“复礼”
刘悦笛  孟子道德动机中的“情”之论辩
――从比较哲学的观点看
王日美  论司马迁悲剧人生的二律背反
曾振宇  自由:道家庄子与儒家程伊川的不同思考
韩星  儒家文明的经济维度
――陈焕章《孔门理财学》及其现代价值
翟奎凤  刁春辉  《礼运》“大同”与近现代中国理想社会的追寻
――传统儒学的现代转向及大同儒学构想
洪光华  刘节的“抽象继承法”
――儒家文明传承与发展的方法论
朱浩  由《辨性》篇论章太炎之“心性”观
何卓恩  为“新儒家”做注释:从徐复观与殷海光、钱穆的冲突说起
梁奋程  牟宗三、罗尔斯与哈伯玛斯论政治正当性
贰  儒家文明与当代世界
景海峰  在对话中走向世界的中国哲学
吴光  论儒家文明的内涵、根本精神、核心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郭沂  中华普世价值与未来人类文明
刘源俊  从现代角度看孔子思想
李晨阳  “人类世”新人本主义的文化根源:儒家视角
成积春  王京传儒家文化与山东省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张昆将  德川学者对孔子思想的异解与引申
李瑞全  儒家文明与世界和平:唐君毅与康德论较为和平之道
张秋升  早期儒家的仁爱之情论及其当代价值
陈卫平  儒学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历史经验
明成满  儒家学派家庭德育环境思想及其当代借鉴研究
高玮谦  论儒学在当代华人社会的开展之道
――从百年来读经教育的存废与复兴谈起
王征  凭借儒家理念进行现代治理的成功样板
――政府借鉴儒家理念治国的启示
张鹏  中国梦的理论建构与孟子治国思想的当代回响
王红霞  坚守?变通-创新
――从孔德成婚礼看儒家礼俗的当代价值
叁  儒家文明的未来发展
杨国荣  儒学的历史形态与未来走向
――以“仁”与“礼”为视域
颜炳罡  当代儒学创造性转化的四种方式与路径
谭世宝  守先待后:汉字及孔子道德文化财富的返本创新
――中华国学承传的历史与未来新研究
赵法生  国教之争与康有为儒学复兴运动的失败
吕厚轩  20世纪30年代的反尊孔话语对当下儒学复兴的启示
关长龙  幽赞明数而达乎德
――《敦煌本数术文献辑录》前言
贾海生  封建命书的真伪存亡
王永超  古书校释应重视理论语言学指导
东野长德  子午与司南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