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雅可鬻

大雅可鬻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陶小军 著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2387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民国历史研究者、艺术市场研究者     1.本书使用的大量的一手资料中,很多是从纷繁的民国档案、报刊杂志、书信、日记中一点一点拣选出来的,通过这些资料的梳理,读者可以看到当时书画交易的概况,尤其是书画家在与市场博弈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抉择。     2.作者选取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地区的书画市场为代表来开展研究,除了让我们对两地书画市场的地域特色有所了解,还可以使我们较为清晰地了解民国早期整个书画市场的演变和发展情况,从而取得较有价值的成果。     3.本书力图使对书画市场的陈述更具张力,以经济学观点与历史学的方法将碎片化的艺术史料串联起来,对这一时期书画市场中涌现的典型化行为进行归纳阐释。打破经济学、历史学和艺术学原有的界限,为书画史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内容简介
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分析了1912—1937年书画家在市场中的逐浪与抗争,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示了这一时期的书画市场;并且将这一时期的书画市场置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史中来考察书画家个人、群体、地区的连锁反应,通过书画市场的变化体会当时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的变化,对了解当时乃至当下的书画市场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全书文笔轻快,论证严谨,特别注重书画家所面对的世俗情境,展现其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饱尝的酸甜滋味,具有很高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陶小军,博士,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副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师,江苏文艺产业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常州大学学报》(社科版)常务副主编,《江苏社会科学》历史学编辑,《艺术百家》美术学编辑。2014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主持人,获第十三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三等奖(论文)。获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青年社科英才”称号。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书画作品的经济特质与书画市场的流变
一、书画作品的经济特质
二、民国以前中国书画市场的流变
三、民国以前润例的流变
第二章民国前期书画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一、书画市场的概况
二、书画家的润例
三、书画市场的经营方式
第三章民国前期书画家的经济境况
一、书画家群体的经济概况
二、书画家的收入与生活质量
三、书画家与其他职业者的收入比较
四、书画家的经济保值行为
第四章民国前期书画经营理念的提升
一、书画家润例执行的严格化
二、书画市场行业内竞争意识的增强
三、书画市场中多样的销售策略
四、书画家责任意识的产生
第五章民国前期北京、上海两大书画市场比较
一、两地书画市场的文化根基及其差异
二、两地书画家比较
三、两地书画经营者比较
四、两地书画消费者比较
五、地域文化特征与书画市场
第六章民国前期书画市场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书画家艺术质量问题
二、书画家炒作问题
三、书画家模仿问题
四、书画家代笔问题
五、书画家作伪问题
附录一民国前期书画市场与社会变迁
附录二1937-1949,社会变迁下的书画市场
附录三润例图片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