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妙物入妙悟

从妙物入妙悟

  • 字数: 3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雍文昴 著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6655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1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通过对顾恺之、宗炳以及王微的生平与交游状况之梳理,以考察这三位画论家与其同时代学人在思想上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的进程为重点,藉此从侧面反映晋宋之际艺术环境发展之状况,并从而探索其时佛玄思想演变与艺术理论发展脉络之间的对应关系。导论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选题缘起、研究边界、研究意义、总体构想以及所运用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与介绍。靠前、二、三章分别以顾恺之、宗炳、王微为研究主体,展开对这三位画论家生平与交游的论述。第四章从画论的研究出发,以顾恺之、宗炳、王微的画论作品为例,延展到晋宋之际其它艺术门类的理论著述,从双线脉络的角度,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晋宋之际佛玄合流思想与艺术理论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由此对艺术学理论受佛玄本体、辩证以及解脱思想的影响,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由基本特征到辩证思维,再由辩证思维到优选关怀的转向问题作出了尝试性探讨。
作者简介
雍文昴,文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荣获北京大学很好毕业生,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很好毕业生。现任职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致力于美学、艺术学理论、比较艺术学与宗教艺术的探索与研究。获准为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六朝艺术聚落的形态体系与地域流变研究”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中国艺术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马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二批重点教材《艺术学概论》”等课题的研究与撰写工作。在《美术》、《中国书法》、《艺术评论》、《荣宝斋》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内容涉及书法、绘画、舞蹈、戏剧、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
目录
序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选题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研究的边界及意义
第三节总体构想与资料的运用
第二章痴黠各半:顾恺之及其交游
引言
第一节名门阀阅:顾恺之的家学渊源与生卒年
第二节鱼鸟何依:顾恺之所任官职与生活地域
第三节图写特妙:顾恺之的师承传授
第四节竟夕忘疲:顾恺之与幕府同僚
第五节尤信小术:顾恺之与儒学、道教
第六节传神写照:顾恺之与玄学、佛学的接触
第七节余论:画作、佚文拾遗
结语
第三章栖丘饮谷:宗炳及其交游
引言
第一节从南阳到江陵:宗炳的生卒年与家族世系
第二节无闷中褐:宗炳的世俗结交
第三节志托丘园:宗炳的隐居之地
第四节依远游止:宗炳与庐山释慧远
第五节谈玄论佛:宗炳与吴国张氏、何承天
结语
第四章身为珪璋:王微及其交游
引言
第一节生自华宗:王微的生卒年与琅邪王氏
第二节素无宦情:王微的仕途经历
第三节元嘉二十七年:王微与李孝伯、谢庄
第四节寻书玩古:王微的书信往来
第五节明神降之:王微与竺道生、颜延之
结语
第五章从妙物入妙悟:佛玄合流与艺术观念的转向
第一节从佛玄本体到艺术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从佛玄辩证到艺术的辩证思维
第三节从佛玄解脱到艺术的审美直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顾恺之交游年表
附录二:宗炳交游年表
附录三:王微交游年表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