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视域下的社会变革

文化视域下的社会变革

  • 字数: 25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刘涛 著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50979810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云南为中心,充分利用既有研究成果,在梳理云南民族关系演进趋势的基础上,重点考察文化生产的主体、结构、产品内容、生产方式的历史变迁,对不同类型的文化生产与民族关系的形成、发展以及政经秩序的建构、转型之间的关联做个案研究。作者希冀由此获得关于文化生产与民族关系建构的典型资料,并为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在建构平等和谐民族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作者简介
刘涛,博士,河南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管理、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文化资源开发、马思主义文化生产理论。主要研究成果有《区域文化导论》《文化生产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等专著与论文,并主持“影视传播与社火文化的活态传承”“河南古都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研究”等多项河南省与河南大学课题。
目录
导论/001
一文化生产:民族关系与社会秩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002
二相关研究回顾/008
三研究思路/017
第一章云南民族关系概说/030
第一节初入中华:秦、汉至唐前期的云南民族关系/031
第二节地方政权:南诏国、大理国时期的云南民族关系/033
第三节重归一统:元、明、清时期的云南民族关系/036
第四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近代以来的云南民族关系/043
第五节云南民族关系的总体特征/054
第二章宗教文化生产与民族关系的合理化/058
第一节“建国圣教”的生产:神权政治与南诏国、大理国政权/059
第二节碑铭生产与本土化的民族认同/066
第三节贝币文化的延续与南诏国、大理国的社会制度/072
第四节处在中华文化体系内的阿吒力教与南诏国、大理国/080
第三章儒家文化生产与汉族“凝聚核心”地位的合理化/090
第一节主要生产方式和生产主体:云南儒学教育的发展/091
第二节制度文化的再生产:科举制度在云南的推行/101
第三节汉族“凝聚核心”地位的确立/106
第四节文化生产、社会流动与民族关系的合理化/113
第四章近现代文化格局形成与“中华民族”的合理化/121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与西方文化在云南的传播/122
第二节“中华民族”概念在中国的出现与流行/131
第三节中华民族认同、民族平等在云南文化生产中的表达/139
第四节从“教化”到动员:文化生产功能的转变与民族关系演进/149
第五章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民族关系建构/157
第一节民族文化产业的提出及其在云南的发展/158
第二节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符号/168
第三节民族文化“符号化”与民族差异性的凸显/177
第四节文化多样性、主流价值观与国家民族的合理化/186
结语/197
参考文献/21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