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典籍对外传播理论探究

汉语典籍对外传播理论探究

  • 字数: 49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作者: 李志凌 著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60120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9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汉语典籍作为中华文化典籍的一种主要类型,以汉语文字为主要信息符号和意义载体,记载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展示中国社会发展情况和人民文化生活状态,是具有经典性、艺术性、历史性、民族性等突出文本特征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对外传播汉语典籍的要义,一方面在于继承和弘扬这种很好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是为了向外面世界介绍我们民族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成就,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与国情,从而增进中外之间的靠前友谊、加强理解和互信。本书将从汉语典籍对外传播的基本观念、当代意义与传播要素出发,探索该领域的一系列相关理论,并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和案例实证研究(含21个典型案例),做出理论思考,尝试提出“四码传播论”、“能量增益理论”等适用于汉典外传的多方面专门理论,建构源自实践且对现实传播活动具有参考意义的传播模式(9种主要模式)。在纯理模式和实践模式的研究基础上,书中提出两个建议:靠前,可将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作为汉典外传模式建构的两个重心。前者注重传播工具、科技和渠道运用在传播模式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后者侧重于考察典籍内容和文化意义在传播过程中的保持或变化规律。第二,设置专门的重量荣誉和奖项来鼓励中华文化的经典传播,从顶层设计上进一步提升汉典外传事业的靠前地位和社会价值。很后,在方法论和哲学层面,书中将进一步明确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具有统一的关系;同时强调,典籍文化的内面实质是文化模式;典籍中蕴藏着中国的语言观;我们应该通过典籍的对外传播来开启中西语言文化之间的对话。
作者简介
李志凌,男,汉族,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兼任汉语靠前传播研究会理事,云南省翻译协会理事。
目录
绪论
第一节汉语典籍对外传播的当代意义
一、汉语典籍对外传播在国家语言生活中的意义
二、汉典外传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汉典外传研究的学术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动态概述
一、国外对汉语典籍传播问题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对汉语典籍对外传播问题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论题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汉典外传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汉典外传研究的主要趋势
第四节论题研究的结构设计
一、主题研究板块设置
二、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
三、本研究的理论探索构架
第五节论题主要研究方法
一、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相结合
……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