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话剧行动与话语实践

话剧行动与话语实践

  • 字数: 234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子凌 著;魏建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6934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流”是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它是在借鉴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等经典文学史著作的基础上,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全新探索。该项目追求“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结合,分为“历史档案”与“学术新探”两套书系。“历史档案书系”从201 3年起已由我社陆续出版。“学术新探书系”是在“历史档案书系”所提供的来自历史现场的文献、史料及其原生态风貌的基础上,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目前的“地标性建筑”、逐一进行全新的学术开掘,追求学理和史识的突破。刘子凌著魏建主编的《话剧行动与话语实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话剧史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流·学术新探书系》为其中一册。
作者简介
刘子凌,男,1983年生,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戏剧。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报》《东岳论丛》《现代中文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上海艺术剧社的周边
第一节 向左联进发的途中——关于成立过程
第二节 “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关于理论造势
第三节 两次公演的史实和问题
第二章 从梅耶荷德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第一节 论早期左翼演剧的“梅耶荷德倾向”
第二节 三十年代后期的左翼大剧场公演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问题
第三章 剧人诸相
第一节 袁牧之的演出与剧作
第二节 一个人的话剧史——马彦祥在三十年代
第四章 剧作家新解
第一节 李健吾:书写记忆
第二节 曹禺:声音的故事
附录
论中国现代戏剧中写实主义的起源及其两个面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入艺戏剧专门学校成立过程的再考察
上海戏剧协社成立考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