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热力学建筑视野下的空气提案

热力学建筑视野下的空气提案

  • 字数: 2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麟学,周渐佳,谭峥 著;李麟学 丛书主编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08615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9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赞助的2015第十一届同济CAUP靠前暑期夏令营的主题是《设计应对雾霾:热力学方法论在中国》。选定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CBD作为研究基地,鼓励学员从中国城市建筑的气候适应措施出发,研究传统中国城市的微气候营造方式。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赞助的2015第十一届同济CAUP靠前暑期夏令营的主题是《设计应对雾霾:热力学方法论在中国》。选定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CBD作为研究基地,鼓励学员从中国城市建筑的气候适应措施出发,研究传统中国城市的微气候营造方式。
作者简介
李麟学,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麟和建筑工作室ATELIERL+主持建筑师,能量与热力学建筑中心CETA与社会生态实验室SOClOECOLAB主持人,哈佛大学GSD设计研究生院不错访问学者(2014),《时代建筑》专栏主持人。2000年曾人选法国总统交流项目“50位建筑师在法国”,在巴黎建筑学院PARIS―BELLEVILLE学习交流。李麟学试图以明确的理论话语.确立建筑教学、研究、实践与靠前交流的基础,将建筑学领域的“知识生产”与“建筑生产”贯通一体。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热力学生态建筑、公共建筑集群、以及当代建筑实践前沿等。李麟学主持建成杭州市民中心(2013世界高层建筑学会“世界很好高层建筑”亚太区提名奖)、2010中国上海世博会城市很好实践区B3馆、四川靠前网球中心、中国商贸博物馆等多项有影响力的建筑作品。曾获得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2006),上海青年建筑师“新秀奖”(2005)等荣誉,获得靠前外各类专业设计奖项二十余项。曾参加40位小于四十岁的华人建筑师设计作品展、“从研究到实践”米兰建筑三年展(2012)、威尼斯建筑学院靠前工作室特邀教授(2013)、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201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城市更新展(2015)、“走向批判的实用主义:当代中国建筑”(哈佛GSD,2016)等展览、论坛与学术活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生态化模拟的城市高层建筑综合体被动式设计体系研究…能量与热力学建筑前沿理论建构”等重要课题,在靠前外核心专业刊物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客座主编时代建筑《形式追随能量:热力学作为建筑设计的引擎》。基于其“自然系统建构”的建筑哲学与创造性实践,成为中国当代建筑的出色诠释者之一,也是靠前学术领域热力学建筑与生态公共建筑集群的积极推动者。
目录
序言
主题文章
为何研究空气?李麟学
捕捉空气:空气与建筑的几种可能。周渐佳
《北京蓝》的影像叙事。王子耕
应对慢性灾害:烟尘、废气和雾霾。艾奥里奥索托·汉德拉纳塔
新邻里模型:新城市主义的热力学。谭峥
建筑废料纪念碑。刘宇扬
步骤:对社区可持续性问题的系统性思考。
苏运升,乔治.吉奥吉夫
城市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和研究方法。李卓,陶文铨
设计成果
非“异形”热力学
不可见的基础设施
净化:生态介入
核:空气基础设施
热力学呼吸系统

步骤:退出雾霾
互惠的城市主义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