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单线/石泉作品

单线/石泉作品

  • 字数: 158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作者: 石泉著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532772599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特工”、“单线”这样的词汇对中国普通人来说是显得如此陌生,如此遥远,如此神秘,令人充满着好奇和遐想,似乎“特工”和“单线工作”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地下组织的特产,而在今天的和平时代,这些词汇最多也是在外国小说中略知一点。 单线情报工作应该是情谍工作中时刻充满危险的特殊工作,因为他们是单线联系,外人根本不知单线工作在和平年代与国际敌对势力的斗争相比战争年代时难度更高,要求更严,环境更为恶劣。从下达任务到执行任务,从执行任务和完成任务,几乎都是一个人来完成,因为单线工作的优选特点就是只有他的领导知道他并领导他,此外没有其他人知道他,更没有人了解和知情他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工作。 本书取材于真实事件,用文学性的手法,描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直到“911”事件爆发,一位中国的单线特工人员在和平年代的国际情报战场上惊心动魄的故事。
目录
前言
自序
01 首次任务,险遭逮捕
初战告捷,褒奖有加
02 舌战群雄,初见成效
境外首战,不负重托
03 独闯虎穴,过关斩将
04 突发事件,临阵不畏
05 巧妙周旋,虎口脱险
06 未雨绸缪,着眼长远
智建情谍网,打击三股势力
07 独闯虎穴,智取情报
08 抓住机遇,妙获机密
09 并肩战斗,敌人中计
10 精心策划,歼敌精英
后记
摘要
    01
     首次任务,险遭逮捕
     初战告捷,褒奖有加
     我的首次任务是在上海,按照局长的指令,要我尽可能接近一位来自A国的华侨,此人生意做得很大,但是对华并不友好,时有埋怨声脱口而出。此人与A国的许多上层人士关系都不错,从所提供的材料上看,他确实有着特殊的政治背景。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能干,有魄力。在外贸单位此人还颇受欢迎,凡是出访A国的人员,只要提起他,几乎都会竖起大拇指。其实我心里非常清楚,当时我国的生活水平很低,物资又匮乏,而他对出访A国的所有人员施点小恩小惠,从到老酒,从领带到纪念品,因此,在外贸单位他博得了非常好的名声,这为他生意的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好处。而此人与我建立起来的关系并不是业务关系,而是因为他对中国政治特别感兴趣。正是他的异常,局长让我加深与他的关系和感情。
     在有的放矢的多次接触中,我确实发现他除了精通外贸之外,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人权等情况都非常感兴趣。为了找到和他的话题点,我也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和他聊中国国内的政治和军事情况。我的出现和所谈的观点自然引起了他的注意,几次接触后,他对我的态度明显发生了变化,这从他给我的礼品中就可以一目了然――从便宜的、巧克力、洋酒、领带、衬衣,一直到昂贵的照相机和西装。当然客气一番以后,我统统收下随后全部上缴。我们交谈的内容也慢慢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业务、运输、被革命的对象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出路,到共产党的威信,个人崇拜问题,中美关系、中苏关系、中越关系、中印关系,中国国防能力问题,中国军队战斗力问题,中国军队装备问题等。他所关心的问题在当时的年代都是非常敏感的问题,特别是作为一位商人,对这些敏感问题如此感兴趣肯定另有所图,这绝不是他的业余爱好。
     面对他所提的问题,我胸有成竹,因为在请示了局长后,我知道了该如何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和他周旋,有时候我们会针对某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候我会主动泄露点内情来迎合他的观点,有时候我也牢骚满腹。按照局长的要求,我在他面前故意留下对现实不满的言论,以试探他的反应。
     一切都按照局长所设计的方案在进行,因为对方已开始花钱来买我对现状的不满情绪和牢骚。也许是我的逼真表现引起了对方的重视,他对我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终于有一天,对方提出了要和我私下聊聊的要求,希望我晚上到他下榻的宾馆――上海大厦咖啡厅见面。在请示了局长后,我单身赴会。当时的上海大厦是专门接待外宾的高级宾馆,普通人员根本进不去,尽管我当晚身着西装还配根红领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但还是被门卫盘问了十多分钟,一直随我到咖啡厅看到我和对方打招呼,门卫才离开。由此可见,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外事生态有多恶劣。我们握了手之后,面对面坐下。他当时的开场白至今我仍犹在耳旁。“你是我来中国做贸易中碰到的最有才华的青年人之一,你的外语和外贸业务在同龄人中应该讲都是出类拔萃的。我们俩人非常有缘,你不仅有抱负,而且有理想,你的牢骚其实都非常有道理,中国的政治环境确实令人感到窒息,特别是我们来自西方的客人,对中国的政治环境都很反感。你看B国和西欧多好啊,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人身自由,不知你对西方的民主和自由以及法制有何感想?”
     其实此时我还没有真正了解到对方今天约我出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在回答对方所提问题时,必须更“反动”,更“露骨”,要做到抛砖引玉。我回答说:“西方是中国人向往的地方,因为西方是真正的国强民富,而我们这里是一穷二白。”我像诉苦一样讲了吃住行的困难,以阶级斗争为中心所造成的人际关系。在我的描述中,当时的政治环境就是“敢怒不敢言”,我也透露了内心的想法:如有机会出国就不回来了。我这些露骨的“反动言论”达到了“引玉”的效果。
     P1-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