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钢琴音乐的

中国钢琴音乐的"技"、"乐"、"意"

  • 字数: 52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秦川 著
  • 出版日期: 2016-11-01
  • 商品条码: 97875608639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17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秦川编著的《中国钢琴音乐的技乐意(丁善德王建中赵晓生钢琴音乐创作分析)》是对三位在中国钢琴创作领域有突出成就的音乐人的理论研究;
他们无一例外地追求中西方典型技法与结构形式的统一,他们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一些重要特点;
他们几乎都以1980年前后为分界线,从前期传统风格的慢性音乐步入后期突破调性的现代风格,显示出。对西方现代技法积极的吸收态度;
三度“技”艺的情有独钟是丁善德钢琴音乐创作的一生总结,不亦“乐”乎的纵横相生是王建中钢琴音乐创作的高度概括,“意”定神闲的依心人生则是赵晓生钢琴音乐的追求目标;
“技一乐一意”的学习探索与风格追求,也可以说是中国钢琴音乐这五十余年创作之路的写照。
作者简介
秦川,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出站博士后,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现任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长期从事音乐教育和音乐学研究,出版有专著<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的五度关系研究》(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在靠前音乐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论中国音乐中的宫调游移和五度关系功能逻辑>获得上海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2010)很好论文奖。2009年12月起被聘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特约审稿人。2015年被聘为云南师范大学“国培计划(2015)”――云南省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音乐学科主讲教师。在教学领域,承担的《音乐艺术概论》课程2014年获得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分会颁发的“大学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称号,同时获得同济大学2013-2016年校级优质通识课建设资助,以及2015年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资助。
目录
前言  “技一乐一意”的钢琴人生
上篇  丁善德:中西结合的情结体现
第一章  调性音乐创作的前期(1945―1958)
春之旅组曲(op.1,1945)
E大调奏鸣曲(op.2,1946)
序曲三首(Op.3,1948)
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Op.4,1948)
第一新疆舞曲(Op.6,1950)
儿童组曲Ⅸ快乐的节日》(Op.9,1953)
第二新疆舞曲(Op.11,1955)
托卡塔(Op.13,1958)
创作分析
第二章  突破调性范畴的后期创作(1987―1992)
儿童钢琴曲八首(Op.28,1987)
小序曲与赋格四首(Op.29,1988)
简易练习曲十六首(Op.31,1988)
小奏鸣曲(Op.32,1988)
回旋曲(Op.33,1988)
前奏曲六首(Op.34,1989)
谐谑曲(Op.35,1989)
中国民歌钢琴曲三首(Op.36,1992)
擀毡歌
创作分析
结语三度“技”艺的情有独钟
中篇  王建中:民族音响的瑰丽色彩
第一章  以改编曲为主的前期创作(1958―1976)
云南民歌五首(1958)
变奏曲(1961)
托卡塔(1966)
赤胆忠心(1972)
浏阳河(1972)
大路歌(1972)
陕北民歌四首(1973)
百鸟朝凤(1973)
梅花三弄(1973)
樱花(1974)
五木摇篮曲(1974)
蝶恋花(1976)
创作分析
第二章  以原创为主的后期创作(1981―1994)
小奏鸣曲(1981)
组曲(1983)
诙谐曲(1985)
情景(1994)
创作分析
结语纵横相生的不亦“乐”乎
下篇  赵晓生:中国意境的个性感悟
第一章  改编为主的调性创作前期(1980年之前)
《钢琴曲集(一)》(1973.3―1974.9)
(《钢琴曲集(二)》(1974.11―1975.11)
《音乐会练习曲六首》(1980.7版)
创作分析
第二章  张扬个性风格的后期(1980年之后)
钢琴协奏曲《希望之神》(1985.12修订稿)
太极(1987.6版)
钢琴协奏曲((辽音》(1991.5稿)
《依心集――中国钢琴家赵晓生作品演奏专辑》
(CD,1999)
创作分析
结语  “意”定神闲的依心人生
参考文献
附录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宫调游移和五度关系功能逻辑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