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

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

  • 字数: 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 作者: 张岂之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54454694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2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该书简明扼要地系统论述了什么是会通精神,会通精神的当代意义在哪里?中华文明的源头是什么,是如何演进的?孔子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是什么?《四书》的文化意义及对现代人生的意义何在?儒学对中国及世界文明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中华文化的根本特色是什么?中国的历史对于我们当代的治国理政有什么启示?
作者简介
张岂之,1927年生,江苏南通人,思想史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曾任西北大学校长,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夏文化》(季刊)主编。参与主编《宋明理学史》等,自著和主编的著作有《中华人文精神》 《大学的人文教育》《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历史十五讲》 《侯外庐著作与思想研究》(33卷)等。
目录
第一篇中华文明的演进
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
第二篇关于中国古代儒学的研究
孔子儒学的价值理念与精神追求
儒学与中华历史及世界
《孟子》与现代人生
“四书”的文化意义
第三篇老子思想研究
我读《道德经》
老子与《道德经》
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四篇中国学术思想研究
先秦哲学关于“天道”与“人道”问题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的理论贡献
《明夷待访录》与中国早期启蒙思潮
顾炎武《日知录》的学术价值
论中国近代哲学
第五篇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感受
第六篇中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五十年中国思想史研究
从“天人之学”看中华文化特色
关于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
我们从中国古代历史中看到什么
难忘的清华人文教育
谈“学术生命”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