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区域协调发展论

区域协调发展论

  • 字数: 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 作者: 刘洋 著
  • 出版日期: 2016-11-01
  • 商品条码: 97875092152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纲领的灵魂。针对长期以来我国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本书立足我国区域发展“三个差距、两个约束”的具体实际,围绕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的协调、区域社会发展的协调、三大地带发展的协调、沿海地区率先现代化推进格局的协调、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问题区域持续发展路径的协调等六大方面的战略问题,进行了系统、前瞻的实证分析研究,为协调发展理念在区域层面的落实绘出了具体的路线图。
作者简介
刘洋,理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现为国家发改委国土所环境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产业规划、区域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近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曾获国家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很好成果奖3项。其代表性著作:《东北地区产业发展与结构演变》,《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东北振兴规划研究》等。
目录
第一篇基础篇
第一章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一、经济总量与区域格局
二、经济结构与区域格局
三、城市群的经济集聚效应
四、区域经济竞争力格局
五、区域合作水平
第二章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背景
一、三个差距
二、两个约束
第二篇思路篇
第三章发展理念与重大问题
一、理念层面须关注的问题
二、实践层面须关注的问题
第三篇战略篇
第四章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一、区域经济差距的趋势与格局
二、经济增长、工业化水平的区域格局
三、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面临的存在主要矛盾和问题
四、区域差距调控的基本原则
五、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实现途径
第五章“基本社会服务均等化”导向的区域社会发展战略
一、社会发展差距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测算方法
二、社会发展差距演变趋势与区域格局
三、区域社会发展差距的突出特征
四、促进社会均衡发展基本思路与重点内容
第六章东中西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作战略
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区域协作的历史沿革
二、东西部地区区域协作现状、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三、构建东中西良性互动格局的基本思路
四、区域协作机制构建与完善
第七章基于“国际化”的沿海地区率先现化化战略
一、我国现代化水平的基本格局
二、沿海地区率先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分析
三、率先现代化的区域推进格局
四、率先现代化的政策目标、建设重点与战略途径
第八章重点区域绿色发展战略
一、五大区域是依赖资源推动经济增长的典型区域
二、重化工业规模扩张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矛盾突出
三、五大区域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四、环渤海地区绿色发展战略导向
五、成渝经济区绿色发展战略导向
六、黄河中上游地区绿色发展战略导向
七、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发展战略导向
八、北部湾经济区绿色发展战略导向
第九章“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问题区域”的界定
二、低效开发区的优化发展战略
三、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转型战略
四、贫困地区的效率提升战略
第十章对策与措施
一、制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
二、探索有利于促进区域合作的制度安排
三、重新设计区域发展空间组织框架
四、优先缓解区域社会发展差距
五、强化区域发展立法工作
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七、支持发达地区率先现代化
八、积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