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柏子集/沈从文别集

柏子集/沈从文别集

  • 字数: 113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作者: 沈从文
  • 出版日期: 2017-02-01
  • 商品条码: 978750866886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9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沈从文为20世纪中国首屈一指的文学大家,开创白话写作的先驱,近代文学史的里程碑式的大师。

★别集作品全部由沈从文生前自己亲自编定,是其认定的一生至为重要作品的集合。

★汪曾祺命名,张充和题签,张兆和、沈虎雏作序,陆智昌设计,素雅小巧,美观且便于携带。

★本册《柏子集》,描写了自然、健康又苦涩的山里人的情爱,以及“高雅”琐碎、做作悖于“人性”的绅士淑女之爱,对比之下,给读者呈现了一副单纯一副复杂的爱情画卷。
"
内容简介
《柏子集(精)/沈从文别集》是沈从文短篇小说作品集。
看一看水上人的情爱,看一看山里人的情爱,它自然、健康,有时也不免一点苦涩。在有些人眼里,也许还是非“道德”的。绅士淑女们的呢?不乏“高雅”,可是那份琐碎、做作,难说不有悖于“人性”。两组文字构成一种对照,“前者单纯,后者复杂”。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有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专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沈从文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作品结集有八十余部,是中国现代作家中成书很多的一位。著有小说集《边城》《长河》《八骏图》《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蜜柑》,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文论集《云南看云集》《烛虚》,长篇童话《阿丽思中国游记》,论著《中国服饰史》等。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风格独特,融写实、记叙、象征于一体,字里行间散逸着迷人的乡土气息,并有着对人性的隐忧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目录
新废邮
未寄到的复教员朋友问
谈话录
答凌宇问
小砦
一只船
柏子
采蕨
医生
《八骏图》题记
八骏图
《一个母亲》序
一个母亲
第四
自杀
摘要
    小砦
    引子
    天上正落小雨,河面一片烟雾。河下一切,都笼罩在这种灰色雨雾里,朦朦胧胧。
    远远的可听到河下游三里那个滩水吼着。且间或还可听到上游石峡谷里弄船人拍桨击水呼口号声音,住在河街上的人,从这种呼号里可知道有一只商船快拢码头。这码头名×村,属××府管辖。位置在酉水流域中部。下行二百余里到达沅陵,就是酉水与沅水汇流的大口岸。上行二百里到达茶峒,地在川湘边上,接壤酉阳。茶峒和酉阳,应当就是读书人所谓“探二酉之秘笈”的地方。
    中国读书人对酉水这个名称,照例会发生一种心向往之情绪,因为二酉洞穴探奇访胜可作多数读书人好奇心的尾闾。但事实上这种大小洞穴,在边地上虽随处可以发现,除了一些当地乡下人,按时携带粮食家具冒险走进洞穴深处去煎熬洞硝,此外就很少有人过问。正因为大多数洞穴内部奇与险平分,内中且少不了野兽长虫,即便是乡下人,也因为险而裹足,产生若干传说和忌讳,把它看成一个神或魔鬼寄身的窟宅。只有滨河一带石壁上的大小洞穴,稍微不同一点,虽无秘笈可寻,还有人烟。住在那些天然洞穴里的,多是一些似乎为天所弃却不欲接近自弃的平民。有些是单身汉子,俨然过的是半原始生活,除随身有一点生活所恃的简单工具,此外别无所有。有些却有妻儿子女和家畜。住在这种洞穴的人,从石壁罅缝间爬上爬下,上可在悬崖间以及翻过石梁往大岭上去采药猎兽,下就近到河边,可用各种方法钓鱼捕鱼。(孩子们不小心也会从崖上跌到水中去喂鱼。)把草药采来晒干后,带到远隔六十里路的县城中去,卖给当地官药铺,得钱换油盐和杂粮回家。兽皮多卖给当地收山货的坐庄人。进一次县城来回奔走一百二十里路,有时还得不到一块钱,在他们看来,倒正如其余许多人事一样,十分平常。下河捕鱼钓鱼,就把活鱼卖给来往船只上的客商。或晾在崖石上晒干,用细篾贯串起来,另一时向税关上的办事人去换一点点盐。(这种干鱼,办事人照例会把它托人捎回家乡,孝进亲长,或献给局长的。)地方气候极好,风景美丽悦目。一条河流清明透澈,沿河两岸是绵延不绝高矗而秀拔的山峰。善鸣的鸟类极多,河边黛色庞大石头上,晴朗朗的冬天里,还有野莺和画眉鸟,以及红头白翅鸟,从山中竹篁里飞出来,群集在石头上晒太阳,悠然自得啭唱着它们悦耳的曲子。直到有船近身时,方从从容容欢噪着一齐向竹林飞去。码头是个丁字街,沿河一带房屋,并不很多,多数是船上人住的,另外一条竖街,凭水倚山,接瓦连椽堆叠而上,黑瓦白粉墙,不拘晴雨,光景都俨然如画。离码头一里路河上游那一带石壁,五彩斑驳,在月下与日光下,无时不象两列具有魔性的屏障,在一只魔手作弄中,时时变换色彩。并且住家在那石壁上洞穴石罅间的,还养鸡,养狗,在人语中夹杂鸡犬的鸣吠,听来真可说有仙家风味。可是事实上这地方人却异常可怜。住洞穴的大多数人生活都极穷苦,极平凡,甚至于还极愚蠢,无望无助活下去。住码头街上的,除了几个庄头号上的江西籍坐庄人,和税关上的办事员司,其余多是作小生意人。这些人卖饮食供人吃喝,卖鸦片烟,麻醉人灵魂也毁坏人身体。卖下体,解除船上人疲乏,同时传播文明人所流行的淋病和梅毒。食物中害天花死去的小猪肉,发臭了的牛内脏,还算是大荤。鸦片烟多标明云土川土,其实还只是本地货,加上一半用南瓜肉皮等物熬炼而成的料子。至于身体买卖的交易,妇女们四十岁以上,还有机会参加这种生活竞争。女孩子一到十三四岁,就常常被当地的红人,花二十三十,叫去开苞,用意不在满足一种兽性,得到一点残忍的乐趣,多数却是借它来冲一冲晦气,或以为如此一来就可以把身体上某种肮脏病治愈。比较起来,住在洞穴里的人生活简单些、稳定些,不大受外来影响。住码头上的人生活却宽广得多,同时也堕落得多。
    P19-2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