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乳腺癌

乳腺癌

  • 字数: 816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邵志敏,沈镇宙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31315780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5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转化医学出版工程:肿瘤系列”之一。书中涵盖了国内外对乳腺癌基础与临床相关领域内的各方面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研究:如二代测序、干细胞、低氧代谢、分子通路、microRNA等;临床研究:如分子亚型分型分治、治疗方式、康复护理等。尤其着重于基础与临床的转化型研究,如基因诊断、干细胞研究,以及手术、药物、核医学、辅助和新辅助治疗方法在乳腺癌精准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探讨了乳腺癌治疗从循证医学到精准医学的转变。本书适合对象包括乳腺诊疗和研究领域相关的医务工作者、教师、研究生以及其他感兴趣的人群等。
作者简介
邵志敏,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现任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长、乳腺癌研究所所长、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八届亚洲乳腺癌协会主席、St.Gallen乳腺癌大会专家团成员。主要从事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早期筛查和诊疗流程,开展临床试验提高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科研重点为乳腺癌的转化研究和乳腺癌转移机制研究等。已发表有关乳腺癌研究的论著近350篇,其中ScI收录100余篇,被世界医学文献引用逾3000次,主编专著4本。多次荣获中国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由其领衔的团队分别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上海市乳腺肿瘤重点实验室及上海市教委“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B类”项目、上海市重要疾病联合攻关项目。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211”工程Ⅱ期、“985”项目、“973”课题及其他省部级项目30余项。
沈镇宙,肿瘤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名誉主任、终身教授,上海市乳腺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曾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长,上海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肉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及相关的基础研究。曾多次应邀在国内外讲学,并担任国际及国内一些重要专业会议的大会主席。现任《中国癌症杂志》主编,以及10余种国内外杂志的副主编及编委。作为主编出版专著10本,作为副主编出版专著2本,参与《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1年版)》的编写。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临床医学科技奖,以及复旦大学校长奖、第四届中国医师奖、中国抗癌协会“为中国抗癌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奖等多项奖励,曾两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优选工作者及匕海市劳动模范。
目录
第一章乳腺癌:从循证医学到精准医学
第二章中国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第三章中国乳腺癌的基础研究
第四章二代测序在乳腺癌基础与临床研究中的价值
第五章乳腺肿瘤干细胞的研究
第六章低氧、肿瘤代谢和乳腺癌
第七章P13K—AKT—mTOR通路与乳腺癌的耐药机制
第八章CDKs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研究
第九章microRNA、IncRNA和乳腺癌
第十章调控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细胞因子
第十一章乳腺癌骨转移的基础与转化研究
第十二章乳腺癌的药物治疗
第十三章乳腺癌的免疫治疗
第十四章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第十五章进展期乳腺癌的外科治疗
第十六章乳腺癌的延长内分泌治疗
第十七章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应用
第十八章复发转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
第十九章遗传性乳腺癌的研究
第二十章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争议及中国经验
第二十一章乳腺癌的放射治疗
第二十二章HER—2阳性乳腺癌的研究
第二十三章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第二十四章三阴性乳腺癌的潜在靶点
第二十五章三阴性乳腺癌的全程管理
第二十六章乳腺癌辅助和新辅助治疗的优化
第二十七章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康复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