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哲学的中国本土化叙事

哲学的中国本土化叙事

  • 字数: 43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余治平 著
  • 出版日期: 2016-07-01
  • 商品条码: 97873131539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2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由经学传统与哲学诠释、话语开放与话语转换、资源清理与心态分析、生成研究与对话比较、智慧灼见与思想启迪五部分组成。作者站在时代的立场上、怀着一种积极的态度探索并追寻“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及其学科范式、叙事方式的创新始终与“什么是哲学”、“中国有没有哲学”等问题纠缠在一起。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不仅有哲学,而且还有自己的哲学方式。在创写中国哲学史及其哲学学科范式创新的要求背后,潜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觉醒。
作者简介
余治平,祖籍江苏洪泽,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研究员,湖南科技学院、河北衡水学院特聘教授。河jE省董仲舒研究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华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理事,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特约研究员。《中西哲学论衡》(年刊)主编,上海市江苏淮安商会副秘书长。已出版《唯天为大》、《哲学的锁钥》、《中国的气质》、《忠恕而仁》、《哲学慧眼识究竟》、《董子春秋义法辞考论》、《春秋公羊夷夏论》、《万集乡下这些年》、《做人起步<弟子规>》等专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康德哲学概念谱糸”(DasBegriffeslexikonderKantPhilosophie)主持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忠恕而仁”负责人。香港中文大学(CLTHK)、德国柏林一勃兰登堡科学院(BBAW)、柏林自由大学(FUB)访问学者。
目录
前言——“载之空言”而又“见之于行事”
卷一经学传统与哲学诠释
儒家成己成性的哲学追求
——以《中庸》之“诚”为中心
儒家恕道的哲学辨证
——“黄金法则”与他者伦理之间的张力分析
时间传统与生活信念
孟子“仁心”的本体论阐发
孟子“不忍人之心”的哲学分析
面对经典:从被动守护到积极诠释
卷二话语开放与范式转换
哲学的中国话语:自闭与开放
儒学话语对哲学话语的涵摄
——对儒学研究中一种特别保守态度的批评
“反向格义”与哲学的中国叙事
——余治平研究员在香港中文大学的讲演
从经学到哲学:董仲舒研究范式的现代扭转
——以冯友兰《中国哲学吏》上下卷、《简史》和《新编》为例
卷三资源清理与生成研究
重构中国哲学:前景、可能与资源清理
从“合法性”到“现代性”
——评郑家栋教授《“中国哲学”与现代性》一文
哲学的中国方式:追寻、反思与心态分析
——中国哲学及其学科范式创新的生成性研究
中国哲学:发展中生成与历史中呈现
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准备
——儒学的现代困境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贡献
卷四互动对话与透视比较
从诠释、判教走向对话、原创
——“中国哲学”本土化叙事的展开与推进
中西哲学:从互动走向对话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西哲学对话
中西哲学比较:处境分析与路向超越
卷五智慧灼见与思想启迪
中国哲学应该对人类进步有更大贡献
——蒙培元教授访谈录
哲学是一门通学
——叶秀山教授哲学治学答问录
新传统主义:重建民族叙事的哲学诉求
——郑家栋教授学术访谈录
面向后现代重建中国哲学
——访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院长梁燕城博士
红色学者:思想与人生的传奇之旅
——梁志学教授访谈录
董仲舒“天人三策在,不废万年传”
——余治平教授学术访谈录
附录
ErlauterungderBegriffevon"Bewandtnis","Schicksal"inder
HeideggersPhilosophieunddemKonfuzianischenVerstandnis
TowardOrBeyondtheUniversalMoralityInthecaseofConfucianism
"GoldenRule"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