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刑法思潮论坛

当代刑法思潮论坛

  • 字数: 396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北京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7558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当代刑法思潮论坛(第二卷)》由已延续多年的北大、清华等五校法学院刑法学科共同主办的当代刑法思潮论坛的录音整理而成的三卷书的第二卷。本书汇集了十一期论坛的内容,会上发言的均为我国刑法学界的有名教授。     本书以"刑法教义与价值判断"为主题,围绕刑法教义学的立场方法、与刑事政策的关系以及刑法理论中的实质化思潮、刑事刑法观与实质刑法观、价值判断与刑法知识转型、类型思维与刑法方法等问题展开;以主讲者演说、评论者评论、演讲者与评论者、参与者的互动交流,平等对话的方式,展现了我国刑法学界的研究动态与研究成果,以及刑法学界为推进我国刑法的学术提升和法治进步的努力。对于广大从事刑事法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法(学)律工作者以及在校法科学生均具有参考价值。     由于本书由论坛参与各方的现场录音整理而成,因此难免口语化问题突出、文字的规范性较弱。一审编辑对文稿进行了认真的审读,对其中的错字、病句进行了修正,对不必要的文句进行了删除,并请作者进行了重新的确认。
内容简介
    论坛采取各校联动机制,各校刑法学研究带头人陈兴良教授、张明楷教授、刘明祥教授与曲新久教授是论坛的召集人,梁根林教授作为"杨春洗教授法学教育与研究基金"的代表负责总协调。论坛旨在通过组织各校刑法学者在刑法学重大问题、基本立场上展开对话、争论和交流,不断地推进中国刑法学术的发展,并同时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四校法学院的学生特别是刑法专业的研究生带来学术上的盛宴。该论坛还吸引了不少国外知名学者参与。     《当代刑法思潮论坛(第二卷)——刑法教义与价值判断》为该论坛部分交流成果的结集出版之一,主要讨论了刑法总论的核心问题:体系构造与犯罪构成。张明楷、陈兴良、刘明祥、冯军等靠前刑法学界的知名学者分别贡献了自己在犯罪实体、犯罪构成要件学说的发展、犯罪体系、责任理论等方面的很新研究。国外学者也针对德国刑法理论的现状和未遂理论的发展作了分享。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法学院编,主编:梁根林,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外法学》主编、北京大学廉洁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目录
讲 刑法教义学的立场与方法 主讲人:冯军 主持人:曲新久 评论人:张明楷、刘明祥、阮齐林、林维 第二讲 被害人教义学的理论建构 主讲人:车浩 主持人:曲新久 评论人:陈兴良、梁根林、劳东燕、江溯 第三讲 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的关系:从李斯特鸿沟到罗克辛贯通 --中国语境下的展开 主讲人:陈兴良 主持人:林维 评论人:冯军、梁根林、劳东燕 第四讲 当代刑法理论中的实质化思潮 主讲人:劳东燕 主持人:刘明祥 评议人:陈兴良、王世洲、梁根林、曲新久、冯军、周光权、时延安、车浩、付立庆、刘树德 第五讲 形式刑法观初反省与实质刑法观再批判 主讲人:邓子滨 主持人:周光权 评议人:周详、车浩、梁根林、曲新久、冯军、劳东燕、付立庆、江溯、何庆仁、程岩 第六讲 实质刑法观的体系化思考 主讲人:刘艳红 主持人:张明楷 评论人:储槐植、陈兴良、邓子滨、劳东燕 第七讲 价值判断与刑法知识转型 主讲人:周光权 主持人:陈兴良 评论人:曲新久、冯军、劳东燕 第八讲 类型思维与刑法方法 主讲人:杜宇 主持人:梁根林 评论人:陈兴良、曲新久、周光权 第九讲 论扩张解释与类推适用的区分 主讲人:曲新久 主持人:张明楷 评议人:陈兴良、刘明祥、梁根林、周光权、付立庆、车浩 第十讲 刑法典对犯罪论体系的制约关系 主讲人:冯亚东 主持人:刘明祥 评论人:陈兴良、冯军、阮齐林、邓子滨、周光权 第十一讲 刑法比较研究的任务和方法 主讲人:乌尔里希·齐白 主持人:梁根林 评论人:陈兴良、王世洲、冯军、于改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