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景区发展的综合带动模式研究

中国景区发展的综合带动模式研究

  • 字数: 3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 作者: 戴学锋 等 著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5032567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大的湿地,向来有“华北明珠”的美誉,自20世纪80年代重新蓄水以来,湿地生态环境逐渐恢复,旅游业也开始快速起步发展,至今已经走过30多个年头,在中国的旅游景区发展格局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特别是进入“十三五”时期以来,面临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安新白洋淀举措不断,逐渐走出了一条景区旅游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整治、引导村民参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充分发挥景区综合带动效应的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
戴学锋,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自1988年进入旅游业,先后在北京市旅游局、首旅集团工作,2003年调入社科院,现任旅游与休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和旅游规划两大领域。先后主持国家旅游局、中国社科院等10余项课题以及长株潭、阜新市等50余项各类旅游规划。
张金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产业经济学博士。在《旅游学刊》、《经济管理》、《中国旅游报》、《中国旅游绿皮书》等发表与旅游发展相关的文章30余篇,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负责或参与西双版纳州、大别山地区、阜新市、通州北运河等各类旅游规划达40余项。
目录
序:一个值得推广的景区发展模式
第一部分总报告
白洋淀景区发展模式研究总报告
一、白洋淀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白洋淀旅游发展脉络及沿革
(二)白洋淀旅游业发展现状
二、白洋淀景区未来发展潜力分析
(一)白洋淀是华北地区优选的湿地,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白洋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尚未向旅游产品有效转化
(三)白洋淀与村落共生共存,乡村旅游还没有全面激活
(四)白洋淀还拥有大量潜在资源,尚没有为旅游发展所利用
三、景区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一)经济改革步入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的阶段
(二)旅游资源整合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三)河北提出加大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四)保定成为国家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第一批试点
(五)安新县被评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四、景区发展面临问题及机遇
(一)面临的问题分析
(二)面临的压力或机遇
五、白洋淀景区发展模式的内涵
(一)从依托景区景点谋发展向依托大白洋淀生态谋发展转变
(二)从村落未能有效参与旅游发展向带动村落村民共同发展转变
(三)从船工的自组织参与向积极培育自组织化的参与主体转变
(四)从粗放被动化的管理向全面统筹管理转变
(五)从侧重重点环节生态建设向综合生态管理转变
六、白洋淀景区发展模式的重点建设
(一)加强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不断提高村落的旅游吸引力
(二)制订大淀观光游方案,将美丽乡村纳入旅游发展大格局
(三)提高旅游发展的统筹管理能力,实施景区“一票制”管理
第二部分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一:白洋淀景区船工及游船组织运营调查报告
一、背景——白洋淀游船的发展历史脉络
(一)白洋淀旅游基本情况
(二)“一票制”——壮志未酬的改革
二、白洋淀游船运营管理现状
(一)政府监督管理
(二)船工及其自组织模式
(三)白洋淀游船公司管理
三、游船航线未来发展设想
(一)游览线路设计
(二)游览模式升级
四、结论
研究报告二:白洋淀景区景点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一、白洋淀景区景点的历史发展脉络
(一)水乡-农乡-水乡的变迁促使白洋淀旅游萌芽
……
第三部分重点建设方案
附录
参考文献
白洋淀规划图件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