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字数: 30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二庆,乔建生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320907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一线教师的需要,依据现代学习理论,由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活动组成,活动围绕学习设计、实施和研究三个主题展开。“培训参与式,实践诊断式”教学是这部教程的亮点,整个“参与式”的教学过程让教师在做中学、学中做,起到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作用。
目录
第一章科学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本质观教育
一、什么是科学
二、科学本质观的教育价值
第二节科学教育及其发展趋势
一、科学教育的内涵
二、科学素养
三、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西方科学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一、普通事物的科学
二、20世纪70年代的科学课程改革
三、国际组织对科学课程发展的推动
四、西方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
第四节我国科学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一、萌芽期
二、实验期
三、发展的新阶段
四、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
第二章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思想
一、发现法的产生
二、发现法的特点
三、发现法教学的作用
四、发现法教学的步骤
五、发现法教学的应用
第二节多元智力理论与科学教育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涵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教育价值
三、多元智力理论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四、多元智力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三节建构主义与科学教育
一、建构主义的心理学起源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
四、建构主义对教学内容的选取观点
五、建构主义对科学教学的教学设计的启示
六、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七、建构主义时小学科学教学的启示
第三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第一节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
一、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
二、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三、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
四、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课程
第二节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
二、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
四、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
五、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六、小学科学课程采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科学素养形成的评测体系
第三节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思路
一、前言
二、课程目标
三、内容标准
四、实施建议
第四节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
一、什么是课程目标
二、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解读
第四章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节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一、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概念
二、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第二节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二、回归学生生活实际,加强知识间的整合
三、加强学生的参与,促进科学知识的建构
四、注重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第三节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导向性原则
二、规律指示性原则
三、学生主体中心原则
四、学习情境创设原则
第四节小学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意义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要素
四、小学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过程
五、小学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第五节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
一、小学科学教学与信息技术
二、小学科学教学与网络技术
第五章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及其开发
第一节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含义与价值
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含义
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价值
第二节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二、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三、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四、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般步骤
第三节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案例
一、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案例
二、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案例
第六章小学科学课程实施
第一节科学课程实施的含义与意义
一、课程实施的内涵
二、课程实施的取向
三、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含义与意义
第二节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实践性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
四、探究性原则
第三节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一、小学科学课程本身的因素
二、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有用性和实用性因素
三、教师方面的因素
四、学校方面的因素
五、地区特征因素
第四节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现状与分析
一、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第七章小学科学课程与探究
第一节探究教学的含义和意义
一、探究教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探究教学的内涵、结构及特点
三、探究教学的特点
四、探究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探究与小学科学课程设计
一、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设计
二、探究性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设计
第三节科学探究的模式
一、基于项目学习的科学探究模式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科学探究模式
三、基于模拟软件的科学探究模式
第八章小学科学学习技能
第一节观察与发现
一、观察
二、发现学习
第二节问题与假设
一、问题在与自然、生活的接触中产生
二、假设在知识、经验的碰撞中生成
三、探究在回归科学研究的原生态中进行
四、猜想、假设的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实验设计与实施
一、小学科学实验的分类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
三、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对策
第四节测量与图表分析
一、测量
二、认识图表
三、图表分析方法
四、曲线分析方法
第五节结果交流与问题解决
一、交流能力及其在科学教学中的意义
二、交流能力的培养策略
三、问题解决
四、提高小学科学问题解决教学质量的策略
五、问题解决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评价概述
一、评价的含义
二、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含义
三、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与类型
第二节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模式
一、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评价模式
二、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CIPP评价模式
三、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过程评价模式
第三节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评价理念
一、评价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互动性
三、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四、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五、评价语言的严谨性
第四节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方法
一、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方法分类
二、真实性评价的理论概述
三、档案袋评价在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
四、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
第十章小学科学教师
第一节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过程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及特征
三、我国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迫切性
第二节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专业知识
二、专业技能
三、专业情意
第三节小学科学教师的角色
一、教师不仅是教学的主导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二、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还是课程的开发者
三、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还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第四节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一、小学科学教师的职前培养
二、小学科学教师的职后培训
第十一章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美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20世纪50年代前美国小学的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二、20世纪60年代美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三、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小学的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第二节英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英国小学科学课程的理论基础
二、英国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三、英国小学科学教材
第三节日本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二、战后初期日本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三、20世纪80年代日本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四、21世纪日本小学理科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第四节我国香港地区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20世纪80年代香港地区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二、世纪之交香港地区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