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榆林窟第25窟

榆林窟第25窟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沙武田 著
  • 出版日期: 2016-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01235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近年来学术热点话题即敦煌石窟“原创性”洞窟个案专题研究的一次尝试,选择敦煌石窟艺术代表洞窟榆林窟第25窟为研究对象。第25窟是吐蕃统治时期的代表窟,其壁画反映出来的浓厚的汉藏艺术融合的特点,是独特历史背景下佛教石窟营建过程中对汉藏民族艺术互动、文化融合的体现。通过对第25窟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吐蕃人与瓜州本地的唐人在处理唐蕃关系、藏汉关系时的成功事例,可为今天处理汉藏关系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作者简介
沙武田,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1996―2014年在敦煌研究院工作。主要从事佛教石窟考古、敦煌学、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等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各类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出版了《敦煌画稿研究》、《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敦煌石窟艺术概论》(合著)等6部著作。曾担任10集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学术总顾问和学术总统筹。
目录
出版说明
序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学术背景的思考
第二节洞窟内容
第三节洞窟形制
第四节关于学术史
第二章洞窟营建时代
第一节前人研究
第二节榆林窟第25窟之画风
第三节与莫高窟中唐壁画艺术之比较
第四节弥勒经变中出现吐蕃装人物试析
第五节洞窟藏文题记及相关问题
第六节相关社会历史背景与洞窟营建时间之关系
第七节吐蕃时期榆林窟洞窟营建状况
第八节结语
第三章洞窟营建的动机、思想与功德主
第一节提出问题
第二节吐蕃时期佛教建筑的营建与唐蕃关系之“纪念”意义传统
第三节第25窟壁画中的藏文题记与洞窟功德主
第四节第25窟图像的藏汉风格及其思想、模式
第五节结语
第四章八大菩萨曼荼罗图像补遗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学术史考察
第三节洞窟壁画与罗氏照片的缀合复原:
第四节第25窟完整卢舍那并八大菩萨曼荼罗图像小议
第五节余论罗寄梅之后的榆林窟第25窟壁画‘
第五章洞窟壁画中的T形榜子:
第一节敦煌石窟壁画中的T形榜子兼谈洞窟与绢画中的藏文榜子一
第二节第25窟T形榜子仅出现在
八大菩萨曼荼罗造像中的原因
第三节T形榜子横榜子中未写藏文的原因
第四节八大菩萨主尊T形榜子汉文题记“清净法身卢舍那佛”解析
第六章吐蕃密教艺术进入敦煌石窟的尝试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基本资料榆林窟第15、25窟吐蕃密教艺术题材
第三节吐蕃密教艺术在敦煌未得到广泛流传的原因
第四节结语
第七章由婚嫁图绘制年代引发的新思考
第一节第25窟婚嫁图研究史述评
第二节第25窟洞窟统一集中完成再辨
第三节第25窟建窟时间再探
第四节婚嫁图绘制年代再辨
第八章吐蕃统治时一位唐人画师的民族情结以第25窟婚嫁图和老人人墓图为例
第一节婚嫁图与老人人墓图的人物对照解析
第二节画师民族情感的表达
第三节第25窟婚嫁图与老人人墓图对石窟断代的意义
第四节结语
第九章瓜州榆林窟营建史探以第25窟光化三年题记为中心
第一节题记及其性质
第二节由题记看光化三年前后的榆林窟
第三节光化三年题记与第25窟营建时代再辨
第四节结语
附录唐蕃清水会盟在敦煌石窟中的历史遗迹瓜州榆林窟第25窟功德主再探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