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法治需求及其动力

法治需求及其动力

  • 字数: 2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 作者: 孙笑侠 著
  • 出版日期: 2016-10-01
  • 商品条码: 9787511891402
  • 版次: 1
  • 开本: A5
  • 页数: 35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法治是治国方略,是规则之治,是办事习惯,是法律精神,是控权机制,是民主政治,是法律人之治,是有序社会,更是生活方式。法治梦想能否成真,关键取决于它是否成为朝野的真实需求。只有当法治成为社会和民众的真实需求和刚性需求时,法治才有了生生不息的动力。任何社会都存在多元利益和冲突意见,唯有法治,能够成为各方利益和意见的交汇点,能够成为各方利益和意见达成共识的地方。
作者简介
孙笑侠,1963年8月出生,浙江温州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现为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
目录
序:法治,有需求才有动力
一、法治构造
法治国家及其政治构造
转型期法治的中国式任务
法治发展的差异与中国式的进路
对极与逆差——关于中国法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
二、法治的需求与动力
法治的三种动力——以拆迁维权现象为考察对象
新权利是怎样诞生的
局部法治的地域性资源——转型期“先行法治化”现象解读
先发地区法治之路
论行业法
三、法治内在合理性
法治、合理性及其代价
法律父爱主义在中国的适用
儒家哪些传统有悖法治?——读昂格尔的Passion:An Essay on Personality序言
和昂格尔谈中国传统与现代法治
四、法治与公法秩序
宪制的共识与可能
宪法意识增长中的行宪任务
法治与宪治的新格局——纪念宪法实施3周年
论法律对行政的综合化控制——从传统法治理论到当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
五、法治的细节
法院不宜用司法独立来拒绝民意
新刑诉法的两把剑
查验身份证的警察权限度
“小司考”有大问题
公安部的黄灯亮时,法治的红灯也该亮了——对“闯黄灯”解释的解释
无因管理、“好撒玛利亚人法”和真假雷锋
当下司法与民意互动的八种情形
法治思维的“器”与治国理政的“道”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