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当代文学世俗性与革命性关系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世俗性与革命性关系研究

  • 字数: 20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任菇文 著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912352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8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世俗性与革命性关系研究(1942-1965)》以文本间的互文性阐释和作家的创作心理学阐释为基础,以1942-1965年中国文学为中心,并注意二十世纪文学史序列中文本之间的历史关联性,通过比对革命话语与婚恋话语、革命仪式与社会风尚等关系因素在作品中的呈现方式,在政治与美学的链接点上探讨中国革命文学研究的可能理路与方法论问题。
作者简介
任茹文,江苏苏州人,在浙江大学中文系、苏州大学文学院分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并系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现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海外华文文学与海外汉学,有《张爱玲传》《文学与历史的双重见证》(合著)等著作。
目录

导论:世俗性视域之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意义
一、“1942-1965年中国文学”的范围与界定
二、世俗性、革命性与革命世俗观
三、世俗性与1942-1965年中国文学的内在联系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意识形态规约与文学演化
第一节文化语境的引导、规训与惩罚
一、“人民的文学”的基本方向
二、“歌颂与暴露”的立场平衡
三、出版传播的瓶颈控制
第二节20世纪40-60年代文学演化的三阶段
一、多质含混的“延安文艺”(1942-1949年)
二、话语调整的模糊地带(1949-1958年)
三、世俗化写作的时代禁锢(1958-1965年)
第二章人性与阶级性
第一节进步历史观与普遍的人性
第二节革命斗争在世俗意义上的起点与归宿
一、革命与暴力复仇
……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