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山地印象

山地印象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 作者: 关迺忠 著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8604012
  • 版次: 1
  • 开本: 8开
  • 页数: 101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1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990年夏天作曲家应邀到中国台湾指挥,在音乐会之后游览了阿里山。这是经过了几年辛苦之后的一次放松和调适。阿里山地区的秀丽风光和风土人情给作曲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年秋天作曲家在高雄重逢了他阔别多年的好友胡琴演奏家丁鲁峰。丁鲁峰拿出了一件他改革的双千斤板胡演奏了一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这件乐器立即引起了作曲家的兴趣。它不但集高音板胡、中音板胡于一身,更将音域向下扩展至e,它不但保留传统板胡的风土味道,也可以像小提琴一样演奏复杂的技巧,而且它中低音区那种似乎饱经沧桑的音色又是和小提琴大相径庭。当下丁鲁峰约作曲家为他写一首双千斤板胡的协奏曲。作曲家欣然地接受了。
《华魂·关迺忠音乐作品集(靠前卷) 山地印象板胡协奏曲》于第二年的夏天完成了。随即由丁鲁峰和“高雄市立国乐团”在台中地区首演,随后在台北及高雄地区演出。也许由于独奏家和乐团合作尚未纯熟默契,也许是作品的手法新颖,听众还不能认同。首演反应平平,作品几乎夭折。所幸同年秋天,“高雄市立国乐团”应美国达拉斯交响乐团的邀请,在美以逊音乐厅(演出两场,这首名为《山地印象》的板胡协奏曲被排在半场的很后一个节目。
美以逊音乐厅的音响十分优异,音色温暖而细致。《山地印象》的新颖配器和板胡的特有音色得以借此充分的表现,演出后几乎全体听众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一位文化中心的经理听后说:“我『京异中国乐器的表现力,小提琴做到的板胡也做到了,而小提琴做不到的它也做到了。”“《山地印象》的迷人色彩令我想到德彪西,但它更多了一份东方的神秘。”乐评人阿道因在报上评论说:“它奏出的声音是如此的异国情调和陌生,但仍可感到它是一个高度优雅的乐团,既可特别细腻动人,也有爆发力量。它有宽广的声音,各种的音色延伸不止,以一个西方人的角度,它有很好自然的音色,在漫长的节目结束后还令人回味不已。”一位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的华裔教授说:“这个作品既有如戴流斯一样的甜美和抒情,又有像盖希文一样的放荡不羁,我在其中得到接近不同于过去印象中的国乐的另一番享受。”《山地印象》是一首三个乐章的板胡协奏曲,它充分发挥了双千斤板胡的特长,而且技巧十分艰深。
作者简介
关迺忠,1939年出生于北京,父亲关紫翔是知名小提琴家。他自幼受父亲及德国教授古柏克的严格音乐教育,十七岁进入中国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61年毕业。关氏曾先后担任中国东方歌舞团指挥及驻团作曲家、“香港中乐团”音乐总监、“高雄市国乐团”指挥、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华夏民族乐团桂冠指挥等。曾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央广播交响乐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央广播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天津民族乐团等有名乐团合作演出及录制唱片。关氏主要作品包括交响乐四部、各种乐器之协奏曲二十四首、大型乐队作品十五首、舞剧三部、交响大合唱三部、中小型乐队作品、古典及民间乐曲之改编曲、舞蹈音乐及电影音乐及歌曲等超过百首;他指挥、作曲与编曲的唱片超过五十张。
目录
《山地印象》无目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