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近代

中国近代"新民"思想研究

  • 字数: 228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胜梅 著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31315575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9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民”一词,自其出现之日起,就有明确的伦理内涵,它奠定了新民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伦理基调。近代思想家们把新民作为拯救国家的出路,他们以进化论与功利主义为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以批判国民性为其现实选择,开始了着眼于人的重塑的近代伦理精神的重建过程。新民思想经历了由国家之新民到个体之新民的发展,自由、平等等价值理念终于具有了优选价值。研究新民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刘胜梅,2006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获马思主义哲学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获伦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泰山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中国近现代伦理,已在《理论探索》、《求索》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新民”思想的历史依据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问题的缘起:社会危机下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反思
第二节“新民”思想的历史依据
第三节“新民”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新民”思想的理论架构
第一节鼓民力:近代感性生命的重建
第二节开民智:近代理性精神的重建
第三节新民德:近代伦理精神的重建

第三章“新民”思想的现实选择
第一节国民性之根源探析:道德重建之先河
第二节国民性之批判:道德重建之切人点
第三节国民性之改造:道德重建之内容

第四章“新民”思想的逻辑进路
第一节戊戌维新时期:国家之“新民”
第二节从民初到“五四”:个体之“新民”

第五章“新民”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从“五四”到当代:新人改造之成败得失
第二节现代启示:公民与公共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