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

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

  • 字数: 1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伯纳德特(Seth Benardete) 著;赵柔柔,李松睿 译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5545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将两篇柏拉图对话的疏解放在一起,并不能就算作是一本书,但把《高尔吉亚》和《斐德若》放在一起,仍有值得讨论之处。
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斐德若》很有可能拥有一个如同能解释所有对话的钥匙那样的结构。《斐德若》没有开启任何对话,但它在不涉及其他对话内容的情况下对它们做了阐释。于是,或许可以认为,《斐德若》与其他任何一篇柏拉图对话都相称,而关于修辞术的议题则将它紧紧地与《高尔吉亚》连接在一起。
《高尔吉亚》与《斐德若》指明了一种灵魂学,在其中,人类灵魂中产生道德义愤的地方和对美的热爱能被恰如其分地理解。而这本关于这两篇对话的书则试图符合这样一种灵魂学的准则。
作者简介
伯纳德特(Seth Benardete,1932-2002),美国有名的古典学家和哲学家。1950年代于芝加哥大学求学期间,伯纳德特与布鲁姆(AllanBloom)、罗森(StanleyRosen)等师从施特劳斯。自1965年起,伯纳德特任教于纽约大学,在教书和研究的40年中,他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对古希腊哲学和文学的研究与翻译上。
伯纳德特的代表作有《苏格拉底的再次起航》、《情节中的论辩》、《生活的悲剧与喜剧》、《道德与哲学的修辞术》、《美的存在》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出或待出)。
赵柔柔,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师从戴锦华教授,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讲师,2011年至2012年赴美国杜大学访学一年。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研究、英美文学研究、电影研究等,曾在《翻译史研究》、《文化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译有《居伊·德波》(合译)。
李松睿,200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至201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吴晓东教授,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影视与文化研究。著有《书写“我乡我土”——地方性与20世纪40年代中国小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发表各类论文七十余篇。
目录
插图一览表/1
致谢/1
引言/1

第一章高尔吉亚(447a1-461b2)/4
第二章珀洛斯(461b3-481b5)/38
第三章卡利克勒斯[上](481b6-499b3)/74
第四章卡利克勒斯[下](499b4-527e7)/101
第五章《斐德若》/127
第六章斐德若与苏格拉底(227a1-230e5)/130
第七章吕西阿斯(230e6-237a6)/142
第八章苏格拉底[上](237a7-242a2)/148
第九章苏格拉底的守护神(242a3-243e8)/157
第十章苏格拉底[下](243e9-257b6)/164
第十一章写作(257b7-258d6)/192
第十二章马与驴(258d7-260d2)/199
第十三章讲辞的技艺(260d3-262c4)/209
第十四章遭到审查的吕西阿斯与苏格拉底(262c5-266c1)/216
第十五章修辞术(266c1-274b4)/224
第十六章一个埃及故事(274b6-278b6)/231
第十七章吕西阿斯与伊索克拉底(278b7-279c8)/238
结语论以柏拉图的方式读诗/240

主题索引(英—汉)/243
讨论过的柏拉图作品对话索引/25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